讀季羨林散文有感

散文是季羨林先生心靈的一面鏡子,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讀季羨林散文有感,以供大傢閱讀。
讀季羨林散文有感一
季羨林散文深深吸引著我,他的用詞用句,沒有一樣不值得我學習。季羨林的寫的文章,語言生動、感情濃鬱,始我一看就深深愛上瞭這本書。
比如這篇《老貓》吧,生動形象地為我們講述瞭他傢一隻老貓與小貓的感情,小貓不是老貓生的,可是卻像媽媽一樣對待小貓。這隻老貓與主人的感情也很深,老貓知道自己快死瞭,就離傢瞭,為的就是不讓主人看見它死瞭而傷心。在季羨林的語句中,我處處看見瞭真情。使人感動。
比如寫《寂寞》這篇吧,季羨林又把寂寞比作瞭石頭屋,和毒蛇,讓我們感到瞭,當時的寂寞。使我們身臨其境,感覺自己也很寂寞,快樂都被這寂寞給帶走瞭……
又比如這篇《月是故鄉明》吧,寫瞭:長大瞭以後,到瞭他鄉,想起瞭故鄉時晚上在月亮下玩耍,很懷念過去的時光。他寫這篇文章語言柔婉,寫的這種感覺讓人不由得泛起一絲鄉愁,回憶起過去。
《聽詩》這篇,又寫出瞭一個老人念的詩。老人念的先是輕如細水,後來又是高昂如潮,這是多麼生動形象的比喻啊!把聲音輕比作細水,把聲音響又比作大潮!多麼值得我們學習的語句!
讀季羨林散文有感二
去年,很用心地讀瞭臺灣著名作傢林清玄和張曉風的散文。恬淡自然、蘊含佛理是林清玄散文的最大特色。張曉風的散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這幾天,有幸讀瞭學貫中西的季羨林先生的散文集。這些散文,純樸,雋永,平易,深邃,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季老是一個率真的人,在《老貓》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同小動物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他們天真無邪,率性而行;有吃搶吃,有喝搶喝,不會說謊,不會推諉;受到懲罰,忍痛挨打,一轉眼間,照偷不誤。同他們在一起,我心裡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樣,應對進退,謹小慎微,斟酌詞句,保持距離,感到異常地別扭。這段話令我感受頗深,在茫茫人世中,人們爭名於朝,爭利於世,怎能怡然,坦然,安然,欣然地生活呢?我希望人像動物一樣,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隨心所欲地生活。我希望在世態炎涼中,還有不炎涼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