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散文 清水洗塵
在遲子建的小說裡,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沒有英雄或偉大人物,有的是普通小人物的生活苦難,但卻充滿著感動人心的力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傢收集到的遲子建散文 清水洗塵,希望對大傢有幫助!
遲子建散文 清水洗塵
天灶覺得人在年關洗澡跟給死豬腿毛一樣沒什麼區別。豬被刮下粗糲的毛後顯露出又白又嫩的皮,而人搓下滿身的塵垢後也顯得又白又嫩。不同的是豬被分割後成為瞭人口中的美餐。
禮鎮的人把臘月二十七定為放水的日子。所謂“放水”,就是洗澡。而鄭傢則把放水時燒水和倒水的活兒分配給瞭天灶。天灶從八歲起就開始承擔這個義務,一做就是五年瞭。
這裡的人們每年隻洗一回澡,就是在臘月二十七的這天。雖然平時婦女和愛潔的小女孩也斷不瞭洗洗刷刷,但隻不過是小打小鬧地洗。譬如婦女在夏季從田間歸來路過水泡子時洗洗腳和腿,而小女孩在洗頭發後就著水洗洗脖子和腋窩。所以盛夏時許多光著脊梁的小男孩的脖子和肚皮都黑黢黢的,好像那上面匍匐著黑蝙幅。
天灶住的屋子被當成瞭浴室。火墻燒得很熱,屋子裡的窗簾早早就拉上瞭。天灶傢洗澡的次序是由長至幼,老人、父母、最後才是孩子。爺爺未過世時,他是第一個洗澡的人。他洗得飛快,一刻鐘就完瞭,澡盆裡的水也不臟,於是天灶便就著那水草草地洗一通。每個人洗澡時都把門關緊,門簾也落下來。天灶洗澡時母親總要在外面敲著門說:“天灶,媽幫你搓搓背吧?”
“不用!”天灶像條魚一樣蜷在水裡說。
“你一個人洗不幹凈!”母親又說。
“怎麼洗不幹凈。”天灶便用手指撩水,使之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仿佛在告訴母親他洗得很賣力。
“你不用害臊。”母親在門外笑著說,“你就是媽媽生出來的,還怕媽媽看嗎?”
天灶便在澡盆中下意識地夾緊瞭雙腿,他紅頭漲臉地嚷,“你老說什麼?不用你洗就是不用你洗!”
天灶從未擁有過一盆真正的清水來洗澡。因為他要蹲在灶臺前燒水,每個人洗完後的臟水還要由他一桶桶地提出去倒掉,所以他隻能見縫插針地就著傢人用過的水洗。那種感覺一點也不舒服,純粹是在應付。而且不管別人洗過的水有多幹凈,他總是覺得很濁,進瞭澡盆泡上個十幾分鐘,隨便搓搓就出來瞭。他也不喜歡父母把他的住屋當成浴室,弄得屋子裡空氣濕濁,電燈泡上爬滿瞭水珠,他晚上睡覺時感覺是睡在豬圈裡。所以今年一過完小年,他就對母親說:“今年洗澡該在天雲的屋子裡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