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散文 白雪的墓園
遲子建對筆下的人物充滿著關愛和同情,極盡表現普通人在困境中美好的精神特質,以下是小編為大傢收集到的遲子建散文 白雪的墓園,希望對大傢有幫助!
遲子建散文 白雪的墓園
父親去世的日子離除夕僅有一月之差。父親沒能過去年,可我們必須要過這個年。要排解對一個人的哀思,尤其是父親,三十天的日子未免太短太短瞭。我們辦完喪事後連話都很少說,除非到瞭非說不可的時候。誰還有心情去忙年呢?然而年就像盤在人身上的毒蛇一樣怎麼也擺脫不掉,打又打不得,拂又拂不去,隻能硬捱著。
天非常寒冷,我站在火爐旁不停地往裡面添柴。爐蓋有燒紅的地方瞭,可室內的一些墻角還掛著白霜。我的臉被爐火烤得發燙。我握著爐鉤子,不住地捅火。火苗像一群金發小矮人一樣甩著胳膊有力地踏著腳跳舞,好像它們生活在一個原始部落中一樣,而火星則像蜜蜂一樣嗡嗡地在爐壁周圍飛旋。爐火燃燒的聲音使我非常懷念父親。
我不願意離開火爐,我非常恐懼到外面去,那些在蒼白的寒氣中晃來晃去的人影大都是緊張忙年的人們,碰上他們的滿面喜氣該怎麼辦呢?火爐砌在廚房的西北角,它走兩面火墻,可以給兩個房間供暖。廚房有一條長長的走廊,直通向門口,因為廚房裡沒有另開窗戶,所以隻能借著走廊盡頭門上端的幾塊玻璃見見天光。光線艱難地沿著走廊爬行,往往爬到火爐邊緣就精疲力竭瞭,所以火爐周圍很少能接受到天光的愛撫,但爐火的光亮卻彌補瞭這一缺憾,火爐周圍的墻和爐壁以及那一塊青色的水泥地,在冬季裡總是微微地泛著爐火乳黃的光暈,好像它們被泡在黃昏中一樣。
母親躺在她的屋子裡,炕很暖和,但我知道她沒有睡著。她還不到五十,頭發仍是烏色的,看見她的頭發我就心酸。全傢人中最痛苦的莫過於她瞭,可她並不像其他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樣大放悲聲。她很少哭,有時哭也是無聲的,這種沉重的不願外露的哀思使我們非常害怕。在我年幼的時候,年前的這段時光中,母親常常是踏著縫紉機為我們做新衣裳,那種好聽的“嗒嗒嗒”的聲音就像割麥子一樣。那時候廚房裡總是熱氣騰騰,一會兒蒸年糕瞭,一會兒又用大鍋燒水洗衣裳瞭,乳白的水汽雲霧般地湧動,晃得人眼神恍惚。往往是父親撞上瞭我們,或者我們撞上瞭母親,無論誰撞瞭誰都要樂一陣子。
姐姐從靠近火爐的房間中歪著身子出來咳瞭幾聲,從她的咳聲中我知道她剛才哭過。她是我們傢老大,父親的去世使她的擔子更重瞭一些。她啞著嗓子問我:“你老是站在爐子這兒幹嗎?”“燒火。”我說。“燒火用不著看著,讓它自己著。”姐姐說完就回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