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時光飛舞遲子建
遲子建的散文充滿著感動人心的力量。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於聽時光飛舞遲子建的內容,歡迎閱讀!
聽時光飛舞遲子建
去年中秋節我若擁有霓裳羽衣〔霓裳羽衣〕用羽毛染成五彩織成的衣服。唐代有《霓裳羽衣曲》,相傳經唐玄宗潤色並制歌詞,下文“千年以前的帝王之魂”即指此曲。就好瞭,我也許會在清幽的麗江古城裡,被千年以前的帝王之魂引入九霄輕歌曼舞。因為在那個月夜,我看見瞭千年前的古泉依然淙淙流淌,千年前的古樂依然在雪山腳下回旋。在一個燭光搖曳、微風輕拂的時刻,我的雙眼突然蒙上瞭淚水,因為我聽見瞭時光飛舞的聲音,在這種聲音中,已逝世紀的宮殿、回廊、車馬、銀器、帝王,身著絲綢高綰〔綰(wǎn)〕把長條形的東西盤繞起來打成結。發髻的女人突然紛至沓來。我觸摸到瞭先人們跳動的脈搏。
到達麗江時已是黃昏,從車上便遙遙望見瞭屹立於古城北的玉龍雪山。它巍峨挺拔,山頂終年被積雪覆蓋,至今尚未被人類征服。我對人類從未征服過的山總是心生無限的崇敬,因為它瓦解瞭人類自以為戰無不勝的意志,讓人類明白挑戰是有極限的。它的主峰“扇子陡”海拔5 596米,絕大多數時間被雲霧繚繞,難得“開臉”,使無數企望一睹它芳容的人悵悵而歸。
麗江是世界聞名的賞月景點,我們有意在中秋節的那天趕到那裡。這座老城始建於宋末元初,是納西族居民的聚居地。這裡沒有汽車,沒有噪聲,連騎自行車的人都少見,人們走在石板路上沒有焦慮和匆忙,有的隻是從容和安詳,我在細雨中沿著泉水漫步,聽著高跟鞋敲打石板路的清脆的回響,有種夢回唐朝的感覺。
天色已晚,空中仍然雲霧湧動,我們對月亮的出現已經不抱什麼幻想,一行人便去四方街聽洞經音樂。
這是主人特地為我們舉辦的一場音樂會。在此之前,我對這種音樂幾乎一無所知。我們走進一座極其古樸的矮小的木屋,面積不過一百平米,屋子的椽未著油漆,透出本色。給人一種十分溫暖、親切的感覺。主人已經有備在先瞭,賞樂者矮矮的小木椅前橫置著杏黃色的長條凳,上面用碟子裝著果品點心,最使我愜意的是座下那遍鋪著的碧綠的松針松軟舒適,散發著一股植物特有的芬芳。主人說,隻有貴客來臨,他們才用松針鋪地。
我們落座不久,演奏古樂的老人們就帶著樂器一一入場瞭。他們都在花甲之年,有的甚至已經七八十歲瞭。他們穿著黑底印滿金黃色銅幣圖案的綢質長袍,有的頭發和胡須完全花白瞭。他們的演奏有三大特點,一是演奏的是純粹的古樂,二是演奏者以老人居絕大多數,三是他們使用幾件我國其他地方均已失傳的民間樂器:四弦彈撥樂器“速古篤”(胡撥)、曲項琵琶及雙簧竹管樂器“波伯”(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