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於役原文及翻譯

《君子於役》,《詩經·王風》的一篇。是一首先秦時代的華夏族詩歌。全詩二章,每章八句。是一首寫妻子懷念遠出服役的丈夫的詩。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君子於役》
作者:佚名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於役,茍無饑渴?
《君子於役》註釋:
⑴役:服勞役。
⑵曷:何時。至:歸傢。
⑶塒(shí 時):雞舍。墻壁上挖洞做成。
⑷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⑸不日不月:沒法用日月來計算時間。
⑹有佸(yòu huó 又活):相會,來到。
⑺桀:雞棲木。
⑻括:來到。
⑼茍:表推測的語氣詞,大概,也許。
《君子於役》意思:
君子遠出服役,不知它的限期。何時才能歸裡?雞兒回窠棲止,日頭垂掛天西,牛羊下山歇息。君子遠出服役,如何能不相思?
君子遠出服役,不知日月程期。何時才能重聚?雞兒回欄棲止,日頭垂掛天西,牛羊緩緩歸至。君子遠出服役,該是沒捱渴饑?
《君子於役》鑒賞:
這是一首很樸素的詩。兩章相重,隻有很少的變化。每章開頭,是女主人公用簡單的語言說出的內心獨白。稍可註意的是“不知其期”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樣意思,有不少人將它解釋為時間漫長,是不確切的)。等待親人歸來,最令人心煩的就是這種歸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結果每天都是失望。如果隻是外出時間長但歸期是確定的,反而不是這樣煩人。正是在這樣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帶著嘆息地問出瞭“曷至哉”: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