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北山

閱讀一些詩經,能夠讓你的情操得到陶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詩經《北山》以供大傢閱讀。
詩經《北山》原文:
陟彼,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從事。王事靡盬,憂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已於行。
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樂飲酒,或慘慘畏咎;或出入風議,或靡事不為。
詩經《北山》譯文:
爬上高高的,去采山上枸杞子。體格健壯的士子。從早到晚要辦事。王的差事沒個完,憂我父母失奉侍。
普天之下每寸泥,沒有不是王的地。四海之內每個人,沒有不是王的臣。大夫分派總不公,我的差事多又重。
四馬駕車奔馳狂,王事總是急又忙。誇我年齡正相當,贊我身強力又壯。體質強健氣血剛,派我操勞走四方。
有人安逸傢中坐,有人盡心為王國。有人床榻仰面躺,有人趕路急星火。
有人征發不應召,有人苦累心煩惱。有人遊樂睡大覺,有人王事長操勞。
有人享樂貪杯盞,有人惶惶怕責難。有人遛達閑扯淡,有人百事都得幹。
詩經《北山》鑒賞:
《毛詩序》曰:“《》,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勞於從事而不得養其父母也。”《詩》三傢和唐、宋疏傳均無異辭。這個題解,襲自孟子的詩說,《孟子·萬章上》論此詩詩義是“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這樣說並無大誤,詩的內容確是作者勞於王事而發出的不平之鳴,但“不得養父母”的內容隻有第一章中的一句,全詩的主要內容是怨刺役使不均;“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是詩的眼目,這才是詩的主題所在。作者的身份,孟子沒有指明,因為作者已自稱“士子”。漢、唐諸傢卻提高瞭作者身份,連宋人也謂“大夫行役而作”(朱熹《詩集傳》),不合詩義。清姚際恒《詩經通論》還作者以本來身份,才明確地說:“此為為士者所作以怨大夫也,故曰‘偕偕士子’,曰‘大夫不均’,有明文矣。”這就吻合詩義,使詮釋通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