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四月

《四月》是一首政治諷諭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詩經《節南山》以供大傢閱讀。
詩經《節南山》原文:
四月維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寧忍予?
秋日淒淒,百卉具腓。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冬日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廢為殘賊,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載清載濁。我日構禍,曷雲能穀?
滔滔江漢,南國之紀。盡瘁以仕,寧莫我有?
匪鶉匪鳶,翰飛戾天。匪鱣匪鮪,潛逃於淵。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詩經《節南山》譯文:
四月已經是夏天,六月酷暑就將完。祖先不是別傢人,怎忍讓我受熬煎?
秋日有風風淒淒,百草凋零百花稀。顛沛流離痛苦深,何時才能回傢裡?
冬日寒氣真凜冽,狂風呼嘯膚欲裂。沒有一傢不快活,獨我遭災多悲切!
好樹好花滿山隈,既有栗樹也有梅。大受破壞與殘害,不知那是誰的罪。
看那山間泉水橫,一會清來一會渾。我卻天天遇禍患,哪能做個有福人?
長江漢水浪滔滔,統領南方諸河道。鞠躬盡瘁來辦事,可是沒人說我好。
為人不如鷹和雕,振翅高飛上雲霄。為人不如鯉和鱘,潛入深淵把命逃。
蕨菜薇菜長山裡,杞樹桋樹長窪地。我今作首歌兒唱,滿腔悲哀訴說起。
詩經《節南山》鑒賞:
從此詩“卒章顯志”的末兩句“君子作歌,維以告哀”來看,詩人系為抒發強烈悲憤之情而作。後世屈原《九章·惜誦》:“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其情實與《四月》一脈相通。那麼,詩人為什麼要“告哀”,告什麼哀,這可從前面七章找答案。
前三章是“哀”的內容。二章的“亂離瘼矣,爰其適歸”是哀的集中表現,詩人顛沛流離,遭貶謫,被竄逐,無傢可歸,貧病交加,倉皇狼狽,猶如喪傢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