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爐中煤

郭沫若是中國現代文壇的一員巨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郭沫若 爐中煤,以供大傢閱讀。
郭沫若 爐中煤
一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負瞭我的思量。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瞭這般模樣!
二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該知道瞭我的前身?
你該不嫌我黑奴魯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
四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瞭這般模樣!
1920年1、2月間作
郭沫若 爐中煤賞析一
《爐中煤》寫於1920年年初,當時郭沫若正在日本福岡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上學。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肆意侵奪,早已激起作者強烈憤慨,中國封建軍閥的fu敗和混戰,同樣使作者深為痛恨。1919年的五四運動,像報春的驚雷,預示著一場空前的大革命暴風雨已經來臨,燃起瞭詩人胸中的革命激*情。他以文藝特別是詩歌為武器,歌頌人民的革命。迎接祖國的新生。郭沫若稱五四後的幾年是自己的“一個詩的創作爆發期”,“我幾乎每天都在詩的陶醉裡。每每有詩的發作襲來就好像生瞭熱病一樣,使我作寒作冷,使我提起筆來戰顫著有時候寫不成字。”《爐中煤》就是在這樣的精神狀態下創作出來的。他把這時期的詩,集為《女神》,於1921年出版,這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詩集,也是中國新詩發展史上的第一座豐碑。
詩人用擬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燒的“爐中煤”,又用擬人法把祖國比作“我心愛的”“年青的女郎”。全詩就建築在這一組核心意象之上。“爐中煤”的意象具有豐富的審美意蘊:第一,“爐中煤”的熊熊燃燒象征詩人願為祖國獻身的激*情;第二,“爐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樣的心腸”象征勞苦大眾“卑賤.”的地位和偉大的人格,“爐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詩人所代言的勞動人民;第三,“爐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後終於“重見天光”,象征詩人不願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為的願望,也象征勞苦大眾中潛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將要釋放出來。“女郎”這一意象暗示詩人對祖國的愛有如情愛一般熱烈,“年青”一詞則暗示瞭祖國在五四革命時代裡充滿蓬勃向上的生機。郭沫若在《創造十年》裡說過:“五四以後的中國,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蔥俊的有進取氣象的姑娘,她簡直就和我的愛人一樣……《爐中煤》便是我對於她的戀歌。”這段話清楚地說明瞭本詩中比擬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