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資料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的古文字學傢、歷史學傢、東方學傢、思想傢、散文傢、翻譯傢、文學傢、佛學傢、作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季羨林的資料,希望大傢喜歡。
季羨林資料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的古文字學傢、歷史學傢、東方學傢、思想傢、散文傢、翻譯傢、文學傢、佛學傢、作傢。他精通9國語言,即漢語、南斯拉夫語、梵語、阿拉伯語、英語、德語、法語、俄語、吐火羅語。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2日出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臨清市)康莊鎮,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 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產生興趣,1929年,入山東省立濟南高中,其國文老師董秋芳是魯迅的朋友,還是著名翻譯傢。“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舊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1947年夏天,季羨林回到第二故鄉——濟南。季羨林在濟南走親訪友,應酬頗多,驚動瞭王耀武。他派人請季羨林去他的官邸赴宴,表示歡迎他回山東工作。王耀武還派人給季傢送來瞭面粉、白糖等禮品,他的車隊驚動瞭二裡長的佛山街,從此季傢名聲大振。
季羨林學術成就
學術研究
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綜合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張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羨林的學術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8個方面:
1、印度古代語言研究
博士論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使用不定過去式作為確定佛典的年代與來源的標準》等論文,在當時該研究領域內有開拓性貢獻。
2、佛教史研究
他是國內外為數很少的真正能運用原始佛典進行研究的佛教學學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語言的變化規律和研究佛教歷史結合起來,尋出主要佛教經典的產生、演變、流傳過程,借以確定佛教重要派別的產生、流傳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