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經典散文

梁實秋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一位獨特的批評傢,早期以批評五四新文學運動崛起於文壇,而後又因與魯迅的論戰而成為關註焦點,一直以來,梁實秋都是頗受爭議的人物。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梁實秋經典散文,希望大傢喜歡。
梁實秋經典散文一:老年
時間走得很停勻,說快不快,說慢不慢。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在宴會中總是有人簇擁著你登上座,你自然明白這是離入祠堂之日已不太遠。上下臺階的時候常有人在你肘腋處狠狠的攙扶一把,這是提醒你,你已到達瞭杖鄉杖國的高齡,怕你一跤跌下去,摔成好幾截。黃口小兒一晃的功夫就竄高好多,在你眼前跌跌蹠蹠的跑來跑去,喊著阿公阿婆,這顯然是在催你老。
其實人之老也,不需人傢提示。自己照照鏡子,也就應該心裡有數。烏溜溜毛毿毿的頭發哪裡去瞭?由黑而黃,而灰,而斑,而耄耄然,而稀稀落落,而牛山濯濯,活像一隻禿鷲。瓠犀一般的牙齒哪裡去瞭?不是熏得焦黃,就是裂著罅隙,再不就是露出七零八落的豁口。臉上的肉七棱八瓣,而且還平添無數雀斑,有時排列有序如星座,這個像大熊,那個像天蠍。下巴頦兒底下的垂肉變成瞭空口袋,捏著一揪,兩層松皮久久不能恢復原狀。兩道濃眉之間有毫毛秀出,像是麥芒,又像是兔須。眼睛無端淌淚,有時眼角上還會分泌出一堆堆的桃膠凝聚在那裡。總之,老與醜是不可分的。爾雅:“黃發、齯齒、鮐背、耈老,壽也。”壽自管壽,醜還是醜。
老的徵象還多的是。還沒有喝完川水,就先善忘。文字過目不旋踵就飛到九霄雲外,再翻尋有如海底撈針。老友幾年不見,覿面說不出他的姓名,隻覺得他好生面熟。要辦事超過三件以上,需要結繩,又怕忘瞭哪一個結代表哪一樁事,如果筆之於書,又可能忘記備忘錄放在何處。大概是腦髓用得太久,難免漫漶,印象當然模糊。目視茫茫,眼鏡整天價戴上又摘下,摘下又戴上。兩耳聾聵,無以與乎鐘敲之聲,倒也罷瞭,最難堪是人傢說東你說西。齒牙動搖,咀嚼的時候像反芻,而且有時候還需要戴圍嘴。至於登高腿軟,久坐腰酸,睡一夜渾身關節滯澀,而且睜著大眼睛等天亮,種種現象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