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散文代表作

梁實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縣,生於北京。學名梁治華,字實秋,一度以秋郎、子佳為筆名。著名文學評論傢、散文傢、翻譯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梁實秋散文代表作,希望大傢喜歡。
梁實秋散文代表作篇1:寫字
在從前,寫字是一件大事,在「念背打」教育體系當中占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從描紅模子的橫平豎直,到寫墨卷的黑大圓光,中間不知有多大艱苦。記得小時候寫字,老師冷不防的從你腦後把你的毛筆抽走,弄得你一手掌的墨,這證明你執筆不堅,是要受懲罰的。這樣惡作劇還不夠,有的在筆管上套大銅錢,一個,兩個,乃至三四個,搖動筆管隻覺頭重腳輕,這原理是和國術傢腿上綁沙袋差不多,一旦解開重負便會身輕似燕極盡飛簷走壁之能事,如果練字的時候筆管上馱著好幾兩重的金屬,一旦握起不加附件的竹管,當然會龍飛蛇舞,得心應手瞭。寫一寸徑的大字,也有人主張用懸腕法,甚至懸肘法,寫字如站樁,挺起腰板,咬緊牙關,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在這種姿態中寫出來的字,據說是能力透紙背。現代的人無需受這種折磨。「科舉」已經廢除瞭,隻會寫幾個「行」「閱」「如擬」「照辦」,便可為官。自來水筆代替瞭毛筆,橫行左行也可以應酬問世,寫字一道,漸漸的要變成「國粹」瞭。
當作一種藝術看,中國書法是很獨特的。因為字是藝術,所以什麼「永字八法」之類的說數,其效用也就和「新詩作法」「小說作法」相差不多。繩墨當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關鍵在於個人。寫字最容易泄露一個人的個性,所謂「字如其人」大抵不誣。如果每個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謹,如果伸胳臂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如排骨,字如墨豬,其人必近於「五百斤油」。所以鄭板橋的字,就應該是那樣的傾斜古怪,才和他那吃狗肉傲公卿的氣概相稱,顏魯公的字就應該是那樣的端莊凝重,才和他的臨難不茍的品格相合,其間無絲毫勉強。
在「文字國」裡,需要寫字的地方特別多,擘窠大字至蠅頭小楷,都有用途。可惜的是,寫字的人往往不能用其所長,且常用錯瞭地方。譬如,鑿石摹壁的大字,如果不能使山川生色,就不如給當鋪醬園寫寫招牌,至不濟也可以給煤棧寫「南山高煤」。有些人的字不宜在壁上題詩,改寫春聯或「抬頭見喜」就合適得多。有的人寫字技術非常嫻熟,在茶壺蓋上寫「一片冰心」是可以勝任的,卻偏愛給人題跋字畫。中堂條幅對聯,其實是人人都可以寫的,不過懸掛的地點應該有個分別,有的宜於掛在書齋客堂,有的宜於掛在飯鋪理發館,求其環境配合,氣味相投,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