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汪曾祺散文集有感
新時期文壇初期,汪曾祺以其獨特的寫作方式迅速引起廣泛的關註,而汪曾祺的關註世俗人性、溫暖人情的寫作方式,又根源於其對於國傢民族宏大敘事的疏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讀汪曾祺散文集有感,希望大傢喜歡。
讀汪曾祺散文集有感一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暗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傢。
這是陸放翁的詩,與他廣為人知的表達報國雪恥之志的詩歌不同,這首詩給我們看到瞭一個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閑適的心情有一種不被塵世所染的脫俗,就如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汪老是喜愛這首詩的,不如說是他喜愛這種心情,這種心情是具有生活氣息的,他想展現給我們的就是他的帶著心情的生活。
他對生活的感覺,似乎略有逃學孩子的清閑,世界也就這麼大:嘴裡叼著的微甜的草根、為瞭捉“都溜”沾惹瞭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嬌嗔柔和的“賣楊梅——”聲、在窗臺上悄悄“吸著水”的繡球花,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藝術,他真實地、切身地享受這種藝術。
他是個別樣的作傢,他與當今坐在傢裡或辦公室裡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鍵盤上飛舞、神經幾近被絡繹不絕的電話摧毀的作傢不一樣。他的文章、他的書像是被他本人撫摩過千萬遍的,字裡行間散發出的是木頭鉛筆的味道,而不是機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個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鉛筆,面帶淡定從容的微笑,他細膩動情的筆觸時不時地給自己和我們一個小小的驚喜、小小的感動,為瞭一小盤帶著雨珠的潔白的緬桂花,抑或是為瞭一條從湖心突然一躍而起的大魚,還是堂倌頗具京腔的一聲“收茶錢——”,它們以滋潤人心的方式詮釋瞭“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東方古訓,《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http://1.unjs.com)。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境界、一種認識,大多數人為瞭擺脫平庸而奮鬥,但是那些成功的人在經歷瞭暴風雨也見過瞭彩虹後,往往不再好高騖遠,而是理解平淡、用這種平淡的心境熱愛著平淡甚至“平庸”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