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短篇散文

女作傢畢淑敏的情感散文、心理散文創作頗具特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畢淑敏短篇散文,以供大傢閱讀。
畢淑敏短篇散文:送你一顆光芒海
到伊朗旅行。還沒出發,同行女友就說咱們一定要挑個好日子。我納悶,說你是要避開什麼特定的時辰嗎?朋友說,伊朗有個珍寶博物館,是一定要看的。它每星期隻開放兩天,每次隻有很短的幾個小時。如果我們碰到它閉館,就太遺憾瞭。
於是我們的出發和返程,都是按照伊朗珠寶博物館的時間而設定。這樣哪怕是出瞭意外情況,也有雙保險。女人都喜愛珠寶,縱是無法擁有,看一看也是好的呀!
博物館在德黑蘭市的菲爾杜西街,因為在鬧·市區瞭,門口不可以停車,我們從很遠的地方下瞭車,步行過去。翻譯是位資深的伊朗學者,對波斯歷史頗有研究。他開玩笑地說,一會兒各位出來的時候,眼睛也許會閃耀黃金和鉆石的光芒。
珍寶館在伊朗中央銀行地下室,或者更確切地說它就是金庫,裡面儲藏著波斯帝國歷代的王座、王冠、寶劍、珠寶、首飾等宮廷用品。翻譯說,這些價值連城的寶貝,本來是屬於國王他們傢的,1938年,當時在位的禮薩·汗國王,把王室的藏品交給瞭伊朗國傢銀行,作為發行紙幣的擔保。1960年底,這個館開始對公眾開放。
珍寶館先聲奪人,不同凡響。我說的不是它的藏品,這時候我們還沒來得及進館呢,我說的是它的森嚴。在通往珍寶館的路上,我們連續接受瞭三道安檢。且不說書包、照相機等不能帶進去,就連手機也要掏出來交付安全人員托管,真正做到身無長物,裸著進館瞭。
悠長的臺階,走得人心驚肉跳。一步步走向地心,燈光幽暗,有一種洞穴探寶的感覺。珍寶館內昏晦如夜,剛進去一時間你判斷不出它的面積,好像無邊廣闊,也好像隻有幾間屋子大小。在黯淡的底色當中,一處處閃亮的島嶼,就是防彈玻璃構成的陳列櫃,就是那些驚世駭俗的珠寶棲息之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巴列維國王的王冠,翻譯告訴我們其上鑲有3380顆鉆石,共重2000餘克拉。
翻譯悄聲向我們普及鉆石的知識。由於鉆石的珍貴和細小,重量就不能大刀闊斧地計量,改用瞭謹小慎微的“克拉”。這個標準是古希臘人最先制定的,他們所用的砝碼,是生長在愛琴海岸邊的角豆樹種子。這種種子很小很輕,每顆的重量都基本相同。1克拉是200毫克,也就是0.2克。5克拉相當於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