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經典散文
女作傢畢淑敏的散文從個體生命體驗出發,觀察世界、分析社會、把握生活。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畢淑敏經典散文,以供大傢閱讀。
畢淑敏經典散文:西紅柿王
前陸軍、集團軍軍長沈三山,愁腸百結地蹲在地上。
那個最大的西紅柿紅瞭,早上還是趣青一團,象新槍烤藍似的綠得發黑。中午便象被人猛擊一掌,變得慘白。下午就露出瞭縷縷網絡般的紅暈,天還未黑,便火燒雲似地紅成一片瞭。
沈三山曾希望它一直長下去,直至成為這個世界上從沒有人見過的西紅柿王。
然而現在,它開始紅瞭。紅瞭的西紅柿不會再長大。
腰痛得厲害。那裡嵌著一塊同瘦肉顏色差不多的日本原裝彈片,沈三山的肉皮很隨和,當年寬宏大量地接納瞭這塊金屬棄物,用血脈筋絡象包餃子一樣,把它裹得嚴絲合縫。以至於解放後醫生認為,把它取出來的危險比擱在裡頭還大。醫生說完這話時,緊張地盯著年富力強的少壯軍官,生怕他非要動刀,出瞭事不好交待。
其實醫生想錯瞭。沈三山是鄉下人,最懂得尊重醫生。於是彈片與他和平共處,友好睦鄰。但近年來情況好象有所惡化,特別是從他廢寢忘食開始擺弄這塊西紅柿地以來,那鐵傢夥似乎頗不滿意,迅速長大,並生出許多梳齒一樣的尖刺來。每逢勞作稍多,它就毫不客氣地噬咬他的腰背肌,直讓他覺得那裡已是千瘡百孔。
沈三山狠狠地捶擊後腰。短暫地麻木。然後,真的不疼瞭——但也不能動,鋼板一樣穩固而堅強。
他很想看看那塊彈片是什麼模樣,有時好奇得要命。但這願望恐怕是實現不瞭瞭。他遺憾地想到:隻有當他化成灰的那一天,這傢夥才會炙手可熱地躺在骨灰盒裡。
人總是要死的。他不悲哀。西紅柿也總是要紅的。
沈三山為自己的婆婆媽媽感到有點可笑。他伸手將西紅柿王摘下來。他做過試驗,摘下來的西紅柿比依舊留在枝頭的,紅透的速率要稍慢些。
盡管他的雙手已經做瞭承受重物的準備,那西紅柿的分量還是使他吃瞭一驚。象一隻被獵槍擊中的肥鴨,筆直地墜落下來,險些砸在地上。
摘下來的柿子沒有瞭羽狀綠葉的掩映,更顯得碩大無比,在夕陽的映照下,油潤水滑,象是一個從土地中蹦出來的精靈。
這塊土地很肥沃。祖居在這裡的農民把它以高得嚇人隨後又後悔不迭的價格賣給軍隊之後,都進城當工人瞭。每逢深翻土地時,沈三山都會挖出黑海綿樣的豆蔓和癟臭蟲樣的豆籽,這裡想必原是無邊的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