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的情感變化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想表達什麼情緒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蘭亭集序的情感變化,以供大傢閱讀。
蘭亭集序的情感變化一
《蘭亭集序》其文辭美,其書法妙,其字帖的流傳更具有一波三折之奇。在欣賞其書法之精妙、在驚嘆其流轉之奇特的同時,我們更有必要一探其文章情感之真面目。遺憾的是王羲之對此沒有明說,因而千古聚訟紛紜。情感思想是一篇散文的靈魂,不得不探討,至少應給予言之有理的推論。理解本文情感的關鍵是正確深入地理解王羲之在文中顯露或傾向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此,悉言如下:
封建社會,一般儒傢思想占據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儒傢價值觀是士人們的主流價值觀。可孔子早就曾慨嘆時間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個體生命的有限性和自然宇宙的無限性就這樣亙古地悲劇性地對比著、對立著。一個人,尤其是封建士人,面對“宇宙之大”、“品類之盛”,誰也會“老之將至”、“終期於盡”,怎樣才能在暮年不會悔恨年華的蹉跎呢?肯定要踐行傳統儒傢積極昂揚的人生觀、價值觀。儒傢主張通過“立功立德立言”實現人生的“不朽”。隻要有這樣的“功德”,那麼一個人哪怕並不長壽,也會“不朽”。但我們在《蘭亭集序》中根本找不到這樣的高亢激昂之音,看來,本文的情感與儒傢價值觀沒有太大關系。如果結合當時時代背景看一看,更能明確這一點。
東晉時代,統治階級內部攻殺不斷,不時有權臣悍將擁兵自重,反叛奪位,皇權始終處在威脅之中。再加上東晉乃一偏安政權,北方有強大的異族政權的覬覦,在此種內外情況之下,統治階級的成員唯求自保,很少有積極進取的雄心壯志。儒傢價值觀這時在這裡遇到瞭不太合適的現實生存土壤。因此,王羲之在本文中沒有體現出儒傢積極進取的精神,也就不足為怪。再加上當時思想領域占統治地位的是玄學,士林名流整天談玄論佛,儒傢思想簡直被邊緣化瞭。那麼王羲之是否傾心於清談,主張道傢佛傢的一些思想做法呢?從“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可以明顯看到當時人津津樂道的生活方式,但從後面“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來看,即使這種“志同道合”式的極具時代特點的“清談”,對王羲之也產生不瞭長久且強大的吸引力。從“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來看,他本人至少是不同意道傢的生死觀的,哪怕當時人們普遍這樣認為。因為“這種對生死存亡的重視、哀傷,對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嘆,從建安直到晉宋,從中下層直到皇傢貴族,在相當一段時間和空間內彌漫開來,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