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的深度解讀2篇
《蘭亭集序》是一篇東晉散文,立意深遠,它從一個側面表現瞭東晉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養和精神狀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蘭亭集序的深度解讀,以供大傢閱讀。
蘭亭集序的深度解讀一
《蘭亭集序》在文情並茂的聲譽之外,又有書聖的法帖,為其增添更加璀璨的光澤。不論在文學還是在書法史上都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高峰。此文在魏晉玄學盛行的背景下,以實事抒真情,行文自然流暢,一洗玄學的深奧空闊;也為魏晉辭藻華麗,鋪陳張揚,而缺乏真情實感的浮誇文風吹進一絲清新的空氣。此文中所闡明的”死生亦大矣“的哲理內涵,在解說時眾說紛紜,下面就這一問題加以探討:
一、個性的覺醒,動蕩時代文人的普遍情結。魏晉時代是個性蘇醒,人的主體意識開始張揚的時代。再加上從漢朝開始的連年戰亂,政局動蕩不安,文人名士中普遍存在著生命的危機感。古詩十九首中便充斥著“生平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類”“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感慨。就連大政治傢,橫槊賦詩的時代英雄曹操,也發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感嘆。王羲之在東晉初年這樣的思想背景下,也無法回避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因此對此文中的“死生亦大矣”的思考,應結合這一思想背景來探討,使之有思想淵源。
二、對良辰、美景、賞心、雅事轉瞬即逝,不可再得的深深惋嘆。江南暮春,草木復蘇,花紅柳綠,加上天空晴朗,風和日麗,春光明媚。面對如此良辰美景,群賢雅興四溢,“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飲酒賦詩,借詩歌表達舒暢的心情。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遊目騁懷,極視聽之娛,陶醉於自然美景中,釋放情懷。但就在這愉悅之巔峰,作者忽然意識到時光流逝,青春不再,轉瞬之間“老之將至”,不禁悲從中來。一悲時光流逝,情隨事遷,人的心境隨著境遇的不同而變化,像今天如此美好的情境不可重復;二悲時光如流水,多少良辰美景賞心悅事轉瞬之間已成過眼煙雲,使人不能不感慨傷心;三悲人的壽命長短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最終都要歸於死亡,和無限的時空相比,短暫的生命中能有幾多美好事啊!這正如晏殊《浣溪沙》詞中表達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花盛轉眼成陳跡,相識燕子歸來但人的心境已變。曾經的美好就像海市蜃樓,在人的生命中是那樣的捉摸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