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 鵲橋仙·華燈縱博
《鵲橋仙·華燈縱博》是宋代文學傢陸遊的詞作。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陸遊《鵲橋仙·華燈縱博》。
陸遊詩詞《鵲橋仙·華燈縱博》原文: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半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蘋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陸遊詩詞《鵲橋仙·華燈縱博》譯文:
當年在華麗的燈光下縱情地博弈,騎著駿馬獵射馳騁,誰還記得我當年豪壯的軍旅生活?那些無聊酒徒有許多如今都封瞭官爵,隻有我等願意隱居江邊做漁翁。
江邊有八尺輕舟。撐著低低的三扇篷,獨自享受長滿蘋草的水邊景色,鏡湖本來就屬於像我這樣的閑適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傢”賜與不可呢?
陸遊詩詞《鵲橋仙·華燈縱博》創作背景:
這首詞為詞人晚年罷歸山陰後所寫。陸遊少年時便負有凌雲之志,為抗擊金兵馳騁奔走。但因此而為主和派排擠,屢遭貶黜。請纓無路的詞人隻好寄情江湖,漁樵度日,然而終是憂憤難平。這首《鵲橋仙》就表達瞭他這種心情。
陸遊詩詞《鵲橋仙·華燈縱博》鑒賞: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開篇就追憶往事,發表感慨。這兩句采用倒敘手法,回憶“當年”舊事。從“華燈縱博,雕鞍馳射”兩個對偶句,知所謂當年是指在南鄭從軍一段時期。他對這一時期的“豪舉”生活,印象極為深刻,後來多次見於吟詠。這是因為:一、他親自到瞭接近國防前線的地區,接觸許多激動人心的場景,如射獵、檢閱、韓信拜將壇、武侯祠廟,登高遠望長安諸山,義士冒死馳遞情報等等。二、擴展瞭視野,豐富瞭生活,激發瞭愛國熱情,獲得瞭大量的創作題材,奠定瞭“詩外功夫”的理論。完全可以說,南鄭從軍,對他的詩歌藝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曾有詩說:“華燈縱博聲滿樓,寶釵艷舞光照席。”“分騎霜天伐狐兔,張燈雪夜擲梟盧。”前兩句辭采華麗,極具象征意義,將當年南鄭從戎時期,詞人與同僚縱情歡賭、策馬射獵的生活場景重現。此處賭博並無貶義,突顯的恰是一擲千金的豪爽性格。“誰記”二字轉折強烈,寫華年消逝、世事變遷之後,還有誰記得當年的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