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嶽陽城下 杜甫
文章分類:唐代詩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泊嶽陽城下》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晚年在兵荒馬亂、流離失所時乘舟從湖北初到嶽陽所作,是杜甫逢國破傢衰的名作,體現瞭作者面臨危難,貧病交加,還憂國憂民的思想。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泊嶽陽城下》
作者:杜甫
江國逾千裡,山城僅百層。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
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泊嶽陽城下》註釋:
(1)江國:江河縱橫的地方。
(2)逾:越過。
(3)僅:幾乎,將近。
(4)圖南:語出《莊子》,謂鵬背青天,下乘風脊,一凌霄漢,圖度南冥。今用為表示事業發韌,具有雄心壯志。
(5)鯤鵬,莊子所假托的大魚大鳥。《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I鵬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泊嶽陽城下》意思:
南國的江河眾多,水程超過一千。嶽陽城在巴陵山上,將近百層。
湖岸的風翻起晚浪,舟外的雪飄落燈前。
留滯他鄉,有才無用,艱危時局,氣節彌堅。
圖南之舉未可逆料,但鯤鵬變化是巨大的,將會飛向南天。
《泊嶽陽城下》寫作背景:
此詩是杜甫晚年兵荒流離時乘舟從湖北初到嶽陽所作。黃鶴註:“當是大歷三年(768)冬深作。” 此時逢國破傢衰的流亡之時,面臨危難,貧病交加。而即便如此,詩人仍不忘滿腔報國之心,臨危彌堅,不棄不餒,詩歌意境悲愴而宏偉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