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古詩句:《終南望餘雪》
文章分類:詩句美文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古詩背景:祖詠年輕時去長安應考,文題是“終南望餘雪“,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看完後思付瞭一下,立刻寫完瞭四句,他感到這四句已經表達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寫成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體,有畫蛇添足的感覺。
當考官讓他重寫時,他又堅持瞭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興。結果祖詠未被錄取。但這首詩一直流傳至今,被清代詩人王漁稱為詠雪最佳作。詩人描寫瞭終南山的餘雪,遠望積雪,長安城也增添瞭寒意。這詩精練含蓄,別有新意。
終南望餘雪
朝代:唐代 作者: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賞析
通過山與陽光的向背表現瞭各處不同的景象,又聯想到山頭的積雪消融後,叢林明亮,低處的城中反會增寒,使詩達到全新的境界。
題意是望終南餘雪。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山北叫做“陰”);而且,惟其“陰”,才有“馀雪”。“陰”字下得很確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贊頌瞭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就是“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這個“浮”字下得多生動!自然,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這是說:終南山的陰嶺高出雲端,積雪未化。雲,總是流動的;而高出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不正給人以“浮”的感覺嗎?讀者也許要說:“這裡並沒有提到陽光呀!”是的,這裡是沒有提,但下句卻作瞭補充。“林表明霽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