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天與秋光

《行香子·天與秋光》最早見於宋代的《樂府雅詞拾遺》,明萬歷十二卷版《花草粹編》也收錄此詞,以上版本作者皆為無名氏。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傢帶來的《行香子·天與秋光》,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李清照詩詞《行香子·天與秋光》原文: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淒淒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李清照詩詞《行香子·天與秋光》譯文:
秋天的天空無雲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陽節快到瞭。披上粗衣,飲著沒過濾的酒,每一陣秋風,一場秋雨,帶來習習秋涼。
黃昏時刻的院落,給人悲涼的感覺,酒醒過後往事浮現出來使愁腸更愁。怎麼能忍受這漫漫長夜,明月照在這空床之上。聽著遠處的搗衣聲,蟋蟀發出的長而尖的叫聲,還有漫長的漏聲,感覺時光過的太慢瞭。
李清照詩詞《行香子·天與秋光》創作背景:
從《行香子》詞的詞意來看,當知此詞作於重陽節之前。那時的菊花開、秋涼襲來無不揭示瞭時間背景。在城裡的一座院落中,一個獨居於此的人,那份孤寂,借酒澆愁,獨守空房。在夢中醒來,無法安眠,隻有聽取砧聲、蟋蟀聲、更聲來打發時間。事件的描寫是一個獨守空房的婦女打發無聊的時光,整個題材屬於閨怨詞。
李清照詩詞《行香子·天與秋光》鑒賞:
此詞隻冷雪盦本《漱玉詞》收入,他本皆未收,故屬存疑之作。
李清照婚後,丈夫名城曾離傢遠行,她以《醉花陰.·重陽》寄給趙明誠,抒寫重陽佳節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南渡後,趙明誠病故,她避亂漂泊,在一個 近重陽的時節,寫瞭這首《行香子》,表象他對逝去丈夫的緬懷及悲涼的心情。前者寫的是生離,後者寫的是死別。故 後者悲苦過之。 從藝術技巧之精湛上說,雖然不像《醉花陰·重陽》那樣引人註目,但它的確是一顆明珠瑰寶,在藝海的深處熠熠發光,絲毫沒能降低它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