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七律·登廬山》
文章分類:詩詞鑑賞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七律·登廬山》是毛澤東所作。1959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在廬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於6月29日清晨登上廬山,站在襟江帶湖的廬山頂峰,縱目遠眺,水色山顏,盡收眼底。極富浪漫主義氣質的詩人毛澤東神馳目極,手心相應,又為廬山留下瞭一首豪放之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毛澤東的《七律·登廬山》吧!
《七律·登廬山》
毛澤東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裡可耕田?
註釋:
1、四百旋:廬山盤山公路三十五公裡,有近四百處轉彎。
2、九派、三吳:毛澤東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鐘學坤的信,“九派,湘、鄂、贛三省的九條大河。究竟哪九條,其說不一,不必深究。三吳,古稱蘇州為東吳,常州為中吳,湖州為西吳。”
3、陶令:陶淵明。曾作彭澤令八十八天。
4、桃花源:見陶淵明《桃花源詩並記》,一漁人溯著溪流而上,發現盡頭處是一片桃林,將一群秦朝避難者的後代,與塵世隔絕;他們在山中過著自給自足,無優無慮的隱居生活。
翻譯:
廬山凌空挺拔屹立長江岸邊,
在一路青翠中我驅車盤旋登臨。
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
暖風吹來瞭雨滴又灑向江面。
雲飄江河之上黃鶴當空高翔,
波濤直下江東騰起裊裊煙霧。
昔日的陶潛也不知去到哪兒瞭,
桃花源裡是否可以躬耕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