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散文 愛的回音壁
畢淑敏的散文把日常生活中看似非常普通平凡的事物作為審美客體,接下來請欣賞學習啦小編給大傢網絡收集整理的畢淑敏散文 愛的回音壁。
畢淑敏散文 愛的回音壁
現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幾乎都是一個孩子,關愛之心,大概達瞭中國有史以來的最高值。傢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瞭,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裡,便獨步天下瞭。
在前所未有的愛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問過。孩子們撇嘴說,不,沒覺著誰愛我們。
我大驚,循循善誘道,你看,媽媽工作那麼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爸爸在外面掙錢養傢,多不容易!他們多麼愛你們啊……
孩子很漠然地說,那算什麼呀!誰讓他們當爸爸媽媽呢?也不能白當啊,他們應該的。我以後做瞭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這難道就是愛嗎?愛也太平常瞭!
我震住瞭。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瞭傢庭的水箱,在幹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樣讓由你一手哺育長大的孩子,懂得什麼是愛呢?從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縷光線時,已被無微不至的呵護包繞,早已對關照體貼熟視無睹。生物學上有一條規律,當某種物質過於濃烈時,感覺迅速遲鈍麻痹。
如果把愛定位於關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他的看顧漸次減少,孩子就會抱怨愛的衰減。“愛就是照料”這個簡陋的命題,把許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領入誤區。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離異或是早逝。但它災變的副產品,帶著天力人力難違的僵冷。孩子雖然在追憶中,明白瞭什麼是被愛,那卻是一間正常人傢不願走進的課堂。
孩子降生人間,原應一手承接愛的乳汁,一手播灑愛的甘霖,愛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賬簿。可惜從一開始,成人就間不容發地傾註瞭所有愛的儲備,劈頭蓋腦砸下,把孩子的一隻手塞得太滿。全是收入,沒有支出,愛沉淀著,淤積著,從神奇化為腐朽,反讓孩子成瞭無法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
我又問一群孩子,那你們什麼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
沒指望得到像樣的回答。一個成人都爭執不休的問題,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問一位熱戀中的女人,何時感受被男友所愛?回答一定光怪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