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粗海鹽
林清玄的散文註重追求水與人、水境與心境的和諧圓融的自由境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林清玄 粗海鹽,以供大傢閱讀。
林清玄 粗海鹽
在朋友傢吃炒花生,非常芳香好吃,與平常吃的花生大為不同。
不禁好奇心大起,問起花生的做法。
朋友說:“一點也沒有特別的技術,隻是用粗海鹽來炒罷瞭。”
朋友說著,從廚房櫃裡找出她所用的粗海鹽,原來是我們小時候在用的那種沒有處理過的鹽。粗海鹽的結晶很大,像是染瞭米色的冰糖一樣。
朋友說,粗海鹽的味道很好,營養豐富,煮菜的時候,隻要加一點粗海鹽,根本不需要加味素,就會齒頰留香瞭。
“像粗海鹽這麼好的東西被現代人舍棄,卻用瞭味道不好、營養稀少的精鹽取代,實在是很可惜。”朋友感慨的說。
這使我想起,從前許多好東西,因為被看為“粗糙”而舍棄瞭,不隻海鹽而已。曾經有一位朋友帶一包“糖蜜”來送我,糖蜜是制造蔗糖第一道手續所熬出來的糖,黑色、呈蜜狀,朋友說:隻有這種糖蜜是有益身體的,像“特級砂白”的糖,對身體隻有傷害。
有一些老東西雖粗糙,卻有非凡的價值,像我們許多年前穿的粗棉、粗麻佈,一直到現在,還是頂尖時裝所追逐的。有一次去看“三宅一生”的最新時裝,不僅是最粗的棉,還弄得縐褶不堪,我心裡一嘆:我小時候穿的面粉袋不就是這樣嗎?
特別是食物,愈粗糙愈有益健康,像糙米勝過白米,黑麥面包勝過白面包、天然食物勝過加工食品,我們不斷的把食物做得精致,事實上是在為自己制造禍害。
在“過度加工”與“過度精制”的時代,使我們產生瞭巨大的盲點,並把這些盲點傳給下一代,誤以為加工與精制是好的,那些傳統的、天然的事物反而被舍棄瞭。
我們坐在朋友的三合院裡,談著“粗”與“細”的倒錯,朋友突然站起來,走到廚房,慎重的拿瞭一包粗海鹽出來,她說:“這一包海鹽送給你,你拿回去煮,就會發現食物的味道全不同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