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 羅馬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得到瞭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喜愛,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朱自清散文 羅馬。
朱自清散文 羅馬
羅馬是歷史上大帝國的都城,想象起來,總是氣象萬千似的。現在它的光榮雖然早過去瞭,但是從七零八落的廢墟裡,後人還可仿佛於百一。這些廢墟,舊有的加上新發掘的,幾乎隨處可見,像特意點綴這座古城的一般。這邊幾根石柱子,那邊幾段破墻,帶著當年的塵土,寂寞地陷在大坑裡;雖然在夏天中午的太陽,照上去也黯黯淡淡,沒有多少勁兒。就中羅馬市場規模最大。這裡是古羅馬城的中心,有法庭,神廟,與住宅的殘跡。卡司多和波魯斯廟的三根哥林斯式的柱子,頂上還有片石相連著;在全場中最為秀拔,像三個豐姿飄灑的少年用手橫遮著額角,正在眺望這一片古市場。想當年這裡終日擠擠鬧鬧的也不知有多少人,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手法;現在隻剩三兩起遊客指手畫腳地在死一般的寂靜裡。犄角上有一所住宅,情形還好;一面是三間住屋,有壁畫,已模糊瞭,地是嵌石鋪成的;旁廂是飯廳,壁畫極講究,畫的都是正大的題目,他們是很看重飯廳的。市場上面便是巴拉丁山,是飽歷興衰的地方。最早是一個村落,隻有些茅草屋子;羅馬共和末期,一姓貴族聚居在這裡;帝國時代,更是繁華。遊人走上山去,兩旁宏壯的住屋還留下完整的黃土坯子,可以見出當時闊人傢的氣局。屋頂一片平場,原是許多花園,總名法內塞園子,也是四百年前的舊跡;現在點綴些花木,一角上還有一座小噴泉。在這園子裡看腳底下的古市場,全景都在望中瞭。
市場東邊是鬥獅場,還可以看見大概的規模;在許多宏壯的廢墟裡,這個算是情形最好的。外墻是一個大圓圈兒,分四層,要仰起頭才能看到頂上。下三層都是一色的圓拱門和柱子,上一層隻有小長方窗戶和楞子,這種單純的對照教人覺得這座建築是整整的一塊,好像直上雲霄的松柏,老幹亭亭,沒有一些繁枝細節。裡面中間原是大平場;中古時在這兒築起堡壘,現在滿是一道道頹毀的墻基,倒成瞭四不像。這場子便是鬥獅場;環繞著的是觀眾的坐位。下兩層是包廂,皇帝與外賓的在最下層,上層是貴族的;第三層公務員坐;最上層平民坐:共可容四五萬人。獅子洞還在下一層,有口直通場中。鬥獅是一種刑罰,也可以說是一種裁判:罪囚放在獅子面前,讓獅子去搏他;他若居然制死瞭獅子,便是直道在他一邊,他就可自由瞭。但自然是讓獅子吃掉的多;這些人大約就算活該。想到臨場的罪囚和他親族的悲苦與恐怖,他的仇人的痛快,皇帝的威風,與一般觀眾好奇的緊張的面目,真好比一場惡夢。這個場子建築在一世紀,原是戲園子,後來才改作鬥獅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