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送梓州李使君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詩人王維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創作的一首詩。下面請閱讀學習啦小編帶來的王維《送梓州李使君》的內容
王維 《送梓州李使君》原文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佈,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王維 《送梓州李使君》譯文
萬壑古樹高聳雲天,千山深處杜鵑啼囀。
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樹叢梢頭流淌百泉。
漢女辛勞織佈納稅,巴人地少訴訟爭田。
望你發揚文翁政績,奮發有為不負先賢。
王維 《送梓州李使君》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李使君當是初往梓州(治今四川三臺)赴任,王維寫此詩相贈。
王維 《送梓州李使君》賞析
贈別之作,多從眼前景物寫起,即景生情,抒發惜別之意。王維此詩,立意則不在惜別,而在勸勉,因而一上來就從懸想著筆,遙寫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的自然風光,形象逼真,氣韻生動,令人神往。
開頭兩句互文見義,起得極有氣勢:萬壑千山,到處是參天的大樹,到處是杜鵑的啼聲。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讀來使人恍如置身其間,大有耳目應接不暇之感。這兩句氣象闊大,神韻俊邁,被後世詩評傢引為律詩工於發端的范例。“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以如椽大筆,淋漓潑墨,勾勒出巴蜀層巒疊嶂的群山、無數險峻深邃的巖壑、高聳雲天的林木,同時還有一片杜鵑熱鬧如沸的啼鳴,使萬壑千巖為之振響。如同展開一卷氣勢磅礴的山水畫,令人為之一振。緊接著的“山中一半雨,樹杪百重泉”,更扣緊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點,先描繪深山冥晦,千巖萬壑中晴雨參半的奇景,再繪出雨中山間道道飛泉,懸空而下。詩人遠遠望去,泉瀑就如同從樹梢上傾瀉下來似的。這裡生動地表現出遠處景物互相重疊的錯覺。詩人以畫傢的眼睛觀察景物,運用繪法入詩,將三維空間的景物疊合於平面畫幅的二維空間,若將最遠處、高處的泉瀑畫在稍近、稍低的樹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