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他是唐代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學習啦小編這裡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憶江南·江南好》
作者:白居易【唐代】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江南好》註釋:
⑴憶江南:詞牌名。據《樂府雜錄》,此詞又名《謝秋娘》,系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等。分單調、雙調兩體。單調二十七字,雙凋五十四字,皆平韻。憶:懷念。
⑵諳:熟悉。
⑶江花:江邊的花朵,一說指江中的浪花。
⑷藍:藍草,葉子青綠色的可以用來制作染料。
《憶江南·江南好》意思:
江南是個好地方,我熟悉那裡的風景。
日出時,江邊紅花比火還紅艷,春天裡,一江綠水仿佛被藍草浸染。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憶江南·江南好》寫作背景: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蘇州做官,很受當地群眾的愛戴。這首詞是他回憶江南景物的作品,藝術上很有特色。先說選材。這首詞就是寫春天日出時的江南風光。江南風光之美,在於她的秀麗明艷,而最美麗的是那碧綠的江水,最明艷的是那鮮紅的江花。可以說,寫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來江水”,正是寫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時刻,最美的景色。
《憶江南·江南好》鑒賞: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瞭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瞭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瞭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