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月有關的散文
夜空掛滿瞭星星,月亮像一隻釣魚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寬闊的銀色的長河裡。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瞭與月有關的散文,供你參考!
與月有關的散文篇一:月
是誰,在白露橫江的異鄉秋夜裡,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樣偏執地吟出一句別有滋味的詩句來;“月是故鄉明”。簡簡單單,清清淺淺,卻一語道破瞭天機,解釋瞭我們情感與認知之間那奇妙的天平。
因為深情,所以偏執。
這就是為什麼加利福尼亞更透明的陽光,萊因河畔更圓滿的月亮,劍橋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遠遠及不上傢園日暮時點起的那一束橘黃的燈光。
隻因這是我們所熟悉而深愛的地方。南方小城溫暖濕潤的空氣,芳草青青的校園裡若有若無的花香,來來往往的人,似曾相識的臉,母親洗過的潔凈的衣裳,老師批過的嚴整的筆記……這一切都讓我們享之坦然並且心存感激,即使將來走遠瞭,在異國他鄉也能滿心驕傲地懷想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綿綿的,水不秀麗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園說不上多麼與眾不同然而因為自己每一日的輕輕走過而認定瞭她的美麗;衣服即使並不嶄新明艷可因為有瞭母親的撫摸而感覺得到它獨特的溫柔與芬芳。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一份深深的、濃濃的、扯不斷的情感牽系,因著這種牽系,便含著笑,含著淚,縱容瞭自己的那份偏執的認知。
老舍去過巴黎,住過倫敦,可癡癡念叨著的,還是北京。說人傢的城市笨拙,自傢的城市莊重;說人傢的城市喧鬧,自傢的城市有人情味……讀者看著看著便要笑瞭,“好個明顯的地域情結嘛!”然而誰不知道,老人這一份固執的喜愛,不留情面的批評,全隻因瞭那感情的天平,早已沉沉地傾向瞭他從小生長的京城。因而,老舊的城墻是美的,養鳥種花的人們是美的,連那黃包車師傅的吆喝聲,也是那樣好聽的鄉音。
蕭乾的好友遠居美國,幾十年瞭,卻不喜歡美式的生活,仍將院子裝點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樣渴望要一顆傢鄉的棗核……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許多的美好,並非我們看不到,並非我們不願贊美,隻因為它激蕩不起心中的最深處的漣漪。正如那異國的月亮,怎麼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出現李白杜甫的詩情畫意來;而許多的不完滿與平凡,也並非我們看不到,隻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牽系,所以便固執而不悔地愛瞭它,就如同母親對並不美麗的女兒,國民對並不富強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