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詩詞《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鑒賞
元和十四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塔所謂的釋迦文佛的一節指骨迎入宮廷供奉,並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瞭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傢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果觸怒瞭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經裴度等人說情,最後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潮州在廣東東部,距離當時的京師長安有千裡之遙。韓愈隻身一人,倉促上路,走到藍田關口時,他的妻兒還沒有跟上來,隻有他的侄孫子跟瞭上來,所以他寫下瞭這首詩。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朝代:唐代 作者: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傢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鑒賞
中唐文學傢詩人韓愈一生,以辟佛為己任,晚年上《諫佛骨表》,力諫憲宗“迎佛骨入大內”,觸犯“人主之怒”,差點被定為死罪,經裴度等人說情,才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廣東東部,距當時京師長安確有八千裡之遙,那路途的困頓是不言而喻的。當韓愈到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同行。韓愈此時,悲歌當哭,揮筆寫下瞭這首名篇。這首詩和《諫佛骨表》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韓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歲才因參與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兩年後又遭此難,情緒十分低落,滿心委曲、憤慨、悲傷。前四句寫禍事緣起,冤屈之意畢見。首聯直抒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他很有氣概地說,這個“罪”是自己主動招來的。就因那“一封書”之罪,所得的命運是“朝奏”而“夕貶”。且一貶就是八千裡。但是既本著“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諫佛骨表》)的精神,則雖遭獲嚴懲亦無怨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