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詠懷古跡·其一
這五首是詠古跡懷古人進而感懷自己的詩。作者於代宗大歷元年(766),先後遊歷瞭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宮、先主廟、武侯祠等古跡,對於古代的才士、國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寫下瞭《詠懷古跡》五首,以抒情懷。
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開首詠懷的是庾信,這是因為詩人對庾信的詩賦推崇備至,極為傾倒。他曾經說:“清新庾開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當時他即將有江陵之行,情況與庾信漂泊有相通之處。
詠懷古跡五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譯文
戰亂中在長安東北一帶流離,天地間漂泊在西南地區。
長久地停留在三峽的房屋中,在五溪與溪人一同住在山裡。
羯胡事主狡猾反復無常,詩人傷懷的時候還沒有回還。
庾信一生最淒涼,晚年作的詩震動瞭江關。
註釋
⑴支離:流離。
⑵羯胡:指安祿山。
鑒賞
《詠懷古跡五首》是杜甫公元766年(大歷元年)在夔州寫成的一組詩。夔州和三峽一帶本來就有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跡,杜甫正是借這些古跡,懷念古人,同時抒寫自己的身世傢國之感。這首是第一首。戰亂中詩人流離失所,漂泊西南,心中愁苦,更加思念故鄉,借憑吊庾信,抒發自己的情懷。全詩感情深沉,誠摯感人。
浦起龍《讀杜心解》認為:“此‘詠懷’也,與‘古跡’無涉,與下四首,亦無關會。”意思是《詠懷古跡》借古跡以抒己懷,專詠古跡,合則為組詩,分則為詠懷。首言庾信,次及宋玉、王嬙,皆嘆其才之不得用;詠蜀主劉備與諸葛武侯,感君臣際會之難;通過懷古,抒發自己的身世感嘆和內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