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歌 張籍
文章分類:古詩典藏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野老歌》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樂府詩。此詩寫一個農傢老夫在高額的苛捐雜稅的重壓之下,最後過著依靠拾橡實填飽肚皮的生活,表現瞭農民在租稅剝削下的悲慘生活。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詩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野老歌》
作者:張籍
老農傢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
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
《野老歌》意思:
老翁傢貧住在山中,靠耕種三四畝山田為生,田畝少,賦稅多,沒有吃的。糧食送進官府的倉庫,最後腐爛變質,化為泥土,一年到頭,傢中隻剩下鋤頭、犁耙靠在空房子裡面,隻好叫兒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饑。從長江西面來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寶用斛來計量,就連船上養的狗也長年吃肉。
《野老歌》註釋:
①野老歌;一作《山農詞》。這首詩寫農民在租稅剝削下的悲慘生活,並與富商大賈的奢侈生活對比,反映瞭不合理會現實。
②橡實:橡樹的果實,荒年可充饑。
③西江:今江西九江市一帶,是商業繁盛的地方。唐時屬江南西道,故稱西江。
④斛:量器;是容量單位。古代以十鬥為一斛,南宋末年改為五鬥。
⑤官倉:指各地官員稅收,此指貪官。
《野老歌》寫作背景:
中唐時代,政治黑暗,統治階級剝削殘酷,因此抒寫農民疾苦的題材也成為新樂府詩人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張籍的《野老歌》,就是寫一個農傢老夫在高額的苛捐雜稅的重壓之下,最後過著依靠拾橡實填飽肚皮的生活。即使這樣,他還不如當時被稱為“賤類”富商的一條狗。張籍通過這樣一個人狗對比的悲慘情形,突出表現瞭農民的痛苦和當時社會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