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 見梨花初帶夜月
文章分類:詩詞鑑賞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三臺·見梨花初帶夜月》是北宋詞人萬俟詠創作的一首應制詞。這首詞使用賦法極力鋪敘京都清明的節序風光。第一片以寫景為主,並總敘太平盛世景象。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三臺·見梨花初帶夜月》
作者:萬俟詠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禦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臺榭映秋千,鬥草聚、雙雙遊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雲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清明看、漢宮傳蠟炬。散翠煙、飛入槐府。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三臺·見梨花初帶夜月》註釋:
三臺:唐教坊曲名。宋李濟翁《資暇錄》:“三臺,今之啐酒三十拍促曲。”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樂部中有促拍催酒,謂之三臺。”單調二十四字,四句兩平韻或單調二十四字,四句三平韻。應制:即應詔,指奉皇帝之命寫作詩文。
內苑:皇宮花園。
青門:漢長安東南門,後泛指京城城門。
浦:水邊,這裡泛指京城外面的江河。
鳳闕:漢代宮闕名。《史記·孝武紀》:“於是作建章宮······其東則鳳闋,高二十餘丈。”《三輔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銅鳳皇,故日鳳闕也。”後泛指宮殿、朝廷。
非煙非霧:指祥瑞之氣。《漢書·天文志》:“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鬱紛紛,蕭索輪困,是謂慶雲。”慶雲是一種彩雲,古人迷信,認為是祥瑞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