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枕簟溪堂冷欲秋
文章分類:詩詞鑑賞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鷓鴣天·枕簟溪堂冷欲秋》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這首詞是辛棄疾謫居鵝湖時受盡權奸排斥,病初愈後抒情寄意之作,借景抒情。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鷓鴣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作者:辛棄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鷓鴣天·枕簟溪堂冷欲秋》註釋:
①鵝湖:在江西鉛山縣,辛棄疾曾謫居於此,後卒於此。
②咄咄(duō):嘆詞,表示驚詫。
③休休:指算瞭吧。唐司空圖晚號“耐辱居士”,隱居虞鄉王官谷,建“休休亭”。
《鷓鴣天·枕簟溪堂冷欲秋》意思:
躺在竹席上,浮雲順水悠悠,黃昏的暮色將它們漸漸斂收。紅艷艷的蓮花互相倚靠,科像姑娘喝醉瞭酒,羽毛雪白的水鳥安閑靜默,定然是個獨個兒在發愁。與其像殷浩朝天空書寫“咄咄怪事”發泄怒氣,不如像司空圖尋覓美好的山林安閑,自在去隱居,一座山丘,一條谷壑,也是風流瀟灑,我不知而今衰損瞭多少精力,連上樓都無心無力。
《鷓鴣天·枕簟溪堂冷欲秋》寫作背景:
此詞是作者罷官閑居上饒期間(45歲至53歲)的作品,由題目可知:作者遊罷鵝湖歸來後,曾患過一場疾病,病愈後他登樓觀賞江村的夜景,忽然驚嘆時光的流逝,深深感到自己的筋力衰退,再一回想過去,更是百感交集,因而寫瞭這首詞抒發心中的悲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