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有茨 詩經

《墻有茨》,《詩經·鄘風》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六句。為先秦時代鄘國華夏族民歌。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墻有茨》
作者:佚名
墻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
墻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墻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墻有茨》意思:
墻上長蒺藜,不可掃掉呀。宮中秘密話,不可相告呀。如能相告呀,說出醜死瞭呀。
墻上長蒺藜,不可除光呀。宮中秘密話,不可張揚呀。如能張揚呀,說來話很長呀。
墻上長蒺藜,不可捆住呀。宮中秘密話,不可講述呀。如能講述呀,說起真羞辱呀。
《墻有茨》註釋:
①茨(音詞):植物名,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有刺。
②中冓(音夠):內室,宮中齷齪之事。道:說。
③所:若。
④襄:除去。
⑤詳:借作“揚”,傳揚。
⑥束:捆走。
⑦讀:誦也。
《墻有茨》寫作背景:
這首詩內容與《邶風·新臺》相承接,《毛詩序》渭“《墻有茨》,衛人刺其上,公子頑通乎君母,國人疾之,而不可道也”。公子頑,即昭伯,是衛宣公之子,《史記·衛康叔世傢》說是伋之弟。君母,即衛宣公所強娶伋之未婚妻齊女,也就是衛宣薑,是當時惠公之母,故稱“君母”。公子頑私通君母宣薑事,《左傳·閔公二年》有記載。因為惠公即位時年幼,齊國人為瞭鞏固惠公君位,保持齊、衛之間親密的婚姻關系,便強迫昭伯與後母亂倫。盡管這是受外力脅迫促成的,但究竟是下輩與上輩淫亂,是最不齒於人的醜聞,確如朱熹所言“其污甚矣”。衛國人民對這種敗壞人倫的穢行,當然深惡痛絕,特作此詩以“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