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旄 詩經
文章分類:詩歌介紹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國風·鄘風·幹旄》,先秦四言詩,全詩3章,每章6句。為先秦時代鄘國華夏族民歌。出自《詩經》。《詩經》收入詩篇時段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幹旄》
作者:佚名
孑孑幹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幹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幹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幹旄》意思:
高揚旗幟垂犛尾,駕車郊外行如飛。白色絲線鑲旗邊,好馬四匹後相隨。那位美好的賢人,該拿什麼來送給?
高揚旗上畫鳥隼,駕車已經在近城。白色絲線織旗上,好馬五匹後面跟。那位美好的賢人,該拿什麼來相贈?
高揚旗上垂鳥羽,駕車已經到城區。白色絲線縫旗上,好馬六匹後馳驅。那位美好的賢人,該拿什麼來訴與?
《幹旄》註釋:
①孑孑:特出之貌。指旗顯眼,高掛幹上。幹旄(音毛mao):以犛牛尾飾旗桿,樹於車後,以狀威儀。幹通竿、桿。浚:地名。 旄,同“犛”,犛牛尾。
②紕(音皮pi):連綴。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
③姝(音書shu):美好。畀(音必bi):給,予。
④旟(音於yu):畫有鳥隼的旗。 都:古時地方的區域名。毛傳“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⑤組: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