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 詩經
文章分類:詩歌介紹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采苓》,《詩經·唐風》的一篇。為先秦時代晉地漢族民歌。全詩三章,每章八句。其主題比較單一,意在勸說世人不要聽信讒言。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采苓》
作者:佚名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人之為言,茍亦無信。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陽之下。人之為言,茍亦無與。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陽之東。人之為言,茍亦無從。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苓》註釋:
①苓:通“蘦”,一種藥草,即大苦。毛傳:“苓,大苦也。”沈括《夢溪筆談》:“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謂之大苦。”俞樾《群經評議》:“詩人蓋托物以見意,苓之言憐也,苦之言苦也。”舊註或謂此苓為甘草,非。
②首陽:山名,在今山西永濟縣南,即雷首山。
③為(wěi偽)言:即“偽言”,謊話。為,通“偽”。
④茍亦無信:不要輕信。
⑤舍旃(zhān瞻):放棄它吧。舍,放棄;旃,“之焉”的合聲。
⑥無然:不要以為然。
⑦胡:何,什麼。
⑧苦:苦菜,野生可食。
⑨無與:勿用也。指不要理會。
⑩葑:蕪菁,大頭菜之類的蔬菜。
《采苓》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