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驖 詩經
文章分類:詩歌介紹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駟驖》是《詩經·秦風》的一篇。為先秦時代秦地漢族民歌。全詩三章,每章四句。《詩經》是漢族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學習啦小編為大傢整理瞭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傢喜歡。
《駟驖》
作者:佚名
駟驖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於狩。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拔則獲。
遊於北園,四馬既閑。輶車鸞鑣,載獫歇驕。
《駟驖》註釋:
⑴駟:四馬。驖(tiě鐵):毛色似鐵的好馬。阜:肥碩。
⑵轡:馬韁。四馬應有八條韁繩,由於中間兩匹馬的內側兩條轡繩系在禦者前面的車杠上,所以隻有六轡在手。
⑶媚子:親信、寵愛的人。
⑷狩:冬獵。古代帝王打獵,四季各有專稱。《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⑸奉:獵人驅趕野獸以供射獵。時:“是”的假借,這個。辰:母鹿。牡:公獸,古代祭祀皆用公獸。
⑹碩:肥大。
⑺左之:從左面射它。
⑻舍:放、發。拔:箭的尾部。放開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彈出。
⑼北園:秦君狩獵憩息的園囿。
⑽閑:通嫻,熟練。
⑾輶(yóu由):用於驅趕堵截野獸的輕便車。鸞:通“鑾”,鈴。鑣(biāo標):馬銜鐵。
⑿獫(xiǎn險):長嘴的獵狗。歇驕:短嘴的獵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