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小毖
文章分類:詩歌介紹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小毖》是《詩經》裡面《頌·周頌》中的一首古典詩歌。這首詩的主旨在於懲前毖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詩經 小毖,以供大傢閱讀。
詩經 小毖原文
予其懲,而毖後患。
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未堪傢多難,予又集於蓼!
詩經 小毖譯文
我要警前毖後患。沒人使我沒人牽,全由自己尋苦難。開始以為小鷦鷯,忽成大鳥飛上天。傢多禍患受不瞭,又陷困境更難堪。
詩經 小毖賞析
《詩經》的篇名,大多是取於本篇的成句、成詞。周頌中隻有《酌》、《賚》、《般》的篇名不在本篇文字之內;而《小毖》卻又特別,“毖”取於本篇,“小”則取自篇外。《小毖》的題意,方玉潤《詩經原始》以為即是“大戒”,頗見其新,但如果說從“小者大之源”(《後漢書·陳忠傳》)的角度而言方說尚勉強可通,那麼,戒之意已在“懲”中表示而不題篇名為“小懲”就非方氏新說所能解釋。就題目而言,《小毖》應是小心謹慎之意。
《小毖》篇名中點出瞭“毖”,詩中卻除前兩句“懲”、“毖”並敘外,其餘六句則純然強調“懲”。
“莫予荓蜂”句中“荓蜂”的訓釋,對於詩意及結構的認識頗關重要。孔疏釋為“掣曳”,朱熹《詩集傳》釋“荓”為“使”,均屬未得確解,以致串釋三、四兩句時雖曲意迎合,仍殊覺難以圓通。其實,“荓蜂”是指微小的草和蜂,易於忽視,卻能對人施於“辛螫”之害,與五、六兩句“桃蟲”化為大鳥形成並列的生動比喻,文辭既暢,比喻之義亦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