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散文 北海道的人

莫言的散文創作姿態註重辛酸中發現快樂,以下是小編為大傢收集到的莫言散文 北海道的人,希望對大傢有幫助!
莫言散文 北海道的人
2004年12月26日,在旅日作傢毛丹青和北海道首府札幌市駐北京經濟交流室室長高田英基先生的精心策劃下,我隨中國作傢、記者采風團一行,踏上瞭神往已久的北海道土地。旅途十二天,行程三千裡。其間見過無數奇景,吃過許多美食。體驗過“露天風呂”之類的獨特感受,見識過“庫裡奧乃”之類的神奇生物。這些,都在輯錄於本書中的同行記者們的美文和照片中得到瞭展示,自知筆拙,不敢重復。但關系此書體例,必須有我一篇文章。隻好就諸位先生女士沒寫到的,敷衍成文,濫竽充數。
竊以為世間旅遊觀光聖地,吸引遊客的,除瞭美景美食之外,還有美人。這裡的美人,並不僅指美麗的女人,也並不僅指人的美好外貌,能夠久遠地慰藉旅人之心的,還是當地人民表現出來的淳樸、善良、敬業等諸多美德。
整理思緒,猶如翻看數碼相機裡儲存的照片。最先浮現出來的,是札幌市大通公園的石川啄木。這是個死去的詩人,與我合影的,是他的青銅塑像。因為他的俳句“秋天的夜晚,街上洋溢著烤玉米的香氣”,我感到他與我心心相印。那寧靜幽暗的秋夜,那街角的烤玉米的爐子,那明亮的燈光,那繚繞的煙霧,那清香的氣味,那孤獨的夜行人和寂寞的烤玉米的人,都凝固在簡單的詩句裡,在想象中,馬上就可以還原,就像那神奇的綠球藻,哪怕幹燥一百年,泡到水中,即可復活。因為詩歌,他事實上獲得瞭永生。
然後是大蒼山滑雪場的那個芳名小淺星子的女大學生,身穿著紅色的滑雪服,塗瞭睫毛油的長睫毛上結著白色的霜花,紅彤彤的臉,宛如雪中的紅梅,洋溢著健康向上的精神。我與她談話,攝影機在後邊拍攝,記者們繞著圈拍照。她有些羞澀,真是個好姑娘。她說自己是北海道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專業是物理,來這裡滑雪,不為功名,是因為興趣,是希望冒險,是為瞭鍛煉自己的勇氣。我們在山下和山上都看到瞭她凌空飛下的矯健身影。我問她,在凌空飛躍的瞬間,有沒有像鷹一樣展翅翱翔的感覺,她笑而不答,笑容純真而稚拙。
接著出現的,是笑容可掬的綠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鬱子,一個羸弱的中年女子。她的茶屋,場面狹窄,一圈桌子,包圍著工作臺。房頂因多年的煙熏火燎,像塗瞭釉彩一樣漆黑發亮。這樣小的地方竟然擠下瞭我們十八個食客。圍著她,看著她操作,等著她把美食分給我們吃。她既是老板娘,又是主廚,又是招待。當時的場景讓我想起瞭一個母親和他的圍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瞭一個鳥巢,巢中有抻著脖子的小鳥,等待著母鳥前來喂食。這聯想與我們的身份和年齡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矯情,但這聯想,直至今日,依然讓我感動。日本女人的勤勞和謙恭,日本買賣人對客人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情和感激,都讓我難以忘懷。那天晚上,我們品嘗瞭許多可以拍案叫絕的美味,美味終會遺忘,但老板娘那張籠罩在煙霧中的疲憊的笑臉,會讓我們銘記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