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魯迅

《雪》是魯迅的一篇經典散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雪魯迅,以供大傢閱讀。
雪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瞭;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瞭。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薑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瞭。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於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塗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瞭。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裡。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瞭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於獨自坐著瞭。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適明的水晶模樣;邊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麼,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瞭。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後,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瞭的,因為屋裡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雪魯迅賞析一
《雪》是魯迅散文詩集《野草》中的一篇, 但與《野草》中的大部分篇目不同,不是用奇倔的意象和象征的語言表現作者的孤獨前行與反抗絕望,而是用較有華彩的語言對照“江南的雪”與“朔方的雪花”,在“江南的雪”中又有自然的雪景與人工的雪景的對照,直到篇末才寫到“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靈”,才隱約透露出《野草》那種“荷戟獨彷徨”的韻調。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詩。《雪》是一首動人的詠雪詩,是一幅美妙多姿的雪景圖,達到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它是魯迅《野草》集裡的佳作,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每當誦讀它的時候,總覺得是一種強烈的美的享受。 這篇優美的散文,是魯迅1925年元月創作的。作者以生花的彩筆,描繪瞭“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現瞭對明媚春天的無限向往,對美好事物的緬懷,以及對冷酷現實奮勇抗爭的精神。 當時,魯迅戰鬥在帝國主義卵翼下的北洋軍閥盤踞的北京。在南方熱氣騰騰的大好革命形勢推動下,北方反帝反封建的烈火愈燒愈旺。盡管這時作者親身經歷瞭五四新文化統一戰線的分化,有時不免產生“兩間餘一卒,荷戟獨旁徨”的孤獨之感,但是他的主導精神卻是積極向上、奮勇前進的。正是在這種心境下,魯迅寫瞭這篇戰鬥的、優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 借助豐富的想象,作者首先描繪瞭一幅分外妖嬈的“江南雪景圖”。生動,美麗,洋溢著詩情畫意,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