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論無話可說

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標桿式的人物,現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帶來的朱自清 論無話可說。
朱自清 論無話可說
十年前我寫過詩;後來不寫詩瞭,寫散文;入中年以後,散文也不大寫得出瞭--現在是,比散文還要“散”的無話可說!許多人苦於有話說不出,另有許多人苦於有話無處說;他們的苦還在話中,我這無話可說的苦卻在話外。我覺得自己是一張枯葉,一張爛紙,在這個大時代裡。
在別處說過,我的“憶的路”是“平如砥”“直如矢”的;我永遠不曾有過驚心動魄的生活,即使在別人想來最風華的少年時代。我的顏色永遠是灰的。我的職業是三個教書;我的朋友永遠是那麼幾個,我的女人永遠是那麼一個。有些人生活太豐富瞭,太復雜瞭,會忘記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是什麼時候都“瞭瞭玲玲地”知道,記住,自己是怎樣簡單的一個人。
但是為什麼還會寫出詩文呢?--雖然都是些廢話。這是時代為之!十年前正是五四運動的時期,大夥兒蓬蓬勃勃的朝氣,緊逼著我這個年輕的學生;於是乎跟著人傢的腳印,也說說什麼自然,什麼人生。但這隻是些范疇而已。我是個懶人,平心而論,又不曾遭過怎樣瞭不得的逆境;既不深思力索,又未親自體驗,范疇終於隻是范疇,此處也隻是廉價的,新瓶裡裝舊酒的感傷。當時芝麻黃豆大的事,都不惜鄭重地寫出來,現在看看,苦笑而已。
先驅者告訴我們說自己的話。不幸這些自己往往是簡單的,說來說去是那一套;終於說的聽的都膩瞭。--我便是其中的一個。這些人自己其實並沒有什麼話,隻是說些中外賢哲說過的和並世少年將說的話。真正有自己的話要說的是不多的幾個人;因為真正一面生活一面吟味那生活的隻有不多的幾個人。一般人隻是生活,按著不同的程度照例生活。
這點簡單的意思也還是到中年才覺出的;少年時多少有些熱氣,想不到這裡。中年人無論怎樣不好,但看事看得清楚,看得開,卻是可取的。這時候眼前沒有霧,頂上沒有雲彩,有的隻是自己的路。他負著經驗的擔子,一步步踏上這條無盡的然而實在的路。他回看少年人那些情感的玩意,覺得一種輕松的意味。他樂意分析他背上的經驗,不止是少年時的那些;他不願遠遠地捉摸,而願剝開來細細地看。也知道剝開後便沒瞭那跳躍著的力量,但他不在乎這個,他明白在冷靜中有他所需要的。這時候他若偶然說話,決不會是感傷的或印象的,他要告訴你怎樣走著他的路,不然就是,所剝開的是些什麼玩意。但中年人是很膽小的;他聽別人的話漸漸多瞭,說瞭的他不說,說得好的他不說。所以終於往往無話可說--特別是一個尋常的人像我。但沉默又是尋常的人所難堪的,我說苦在話外,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