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作品
文章分類:現代文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傢、詩人、劇作傢、考古學傢、思想傢、古文字學傢、歷史學傢、書法傢和著名的革命傢、社會活動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郭沫若的作品,希望大傢喜歡。
郭沫若的作品:《春寒》
淒淒春日寒,中情慘不歡。
隱憂難可名,對兒強破顏。
兒病依懷抱,咿咿未能言。
妻容如敗草,浣衣井之闌。
蘊淚望長空,愁雲正漫漫。
欲飛無羽翼,欲死身如癱。
我誤汝等耳,心如萬箭穿。
郭沫若的作品:白鷺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瞭一些,而且太不尋常瞭。
然而白鷺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瞭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在清水田裡時有一隻兩隻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瞭一幅嵌在玻璃框裡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鏡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有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瞭生命瞭。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瞭。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裡的散文的詩。
郭沫若的作品:《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