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石榴讀後感

郭沫若不僅是著名的文學傢、史學傢、社會活動傢,還是一位傑出的演講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郭沫若石榴讀後感,希望大傢喜歡。
郭沫若石榴讀後感一
學完《石榴》一課後,我有很多體會和感想,現在與大傢分享一下。
作者以時間的變化運用生動優美的詞句,按照石榴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瞭石榴成熟的過程。並從石榴形、色、香、味等方面做瞭生動地介紹。
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來進行描寫,是本課的一大特點。把石榴的季節變化規律,什麼時侯長葉、開花、結果等生長過程一一進行描述。這說明作者觀察認真;告訴我們平時要養成認真觀察的習慣,在寫作文時不至於弄出笑話。本課作者還在寫作時抓住瞭幾個最明顯的特點,如成熟後的石榴的樣子,課文中“有的笑的咧開瞭嘴,有的甚至笑破瞭肚皮,露出瞭滿滿的子兒”,這樣就很好地體現瞭石榴的一個特點——成熟的樣子。如課文中“隻見瑪瑙般的子兒一顆顆緊偎在一起,紅白相間,晶瑩透亮”;又體現瞭石榴——成熟瞭的形狀。
通過本課作者對一種水果的生動描寫,使我覺得我們應該熱愛自然、熱愛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學習作者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語言,為以後寫一種植物和水果的生長、形狀、顏色、氣味、用途等奠定基礎。
郭沫若石榴讀後感二
本文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隨筆之作,但它的風采卻能敵過萬作, 石榴是夏天的心臟,火熱的靈魂,這是《石榴》的中心,文中作者把石榴比做心臟主要原因是所謂的“榴紅似火”,也許所指的,並不僅僅是色彩上的相似,而正是這種火熱的生命力量。 《石榴》這篇文章是一篇寫自然的散文,郭沫若這位作傢筆下的石榴不僅有著夏天的品格,它的花朵,還是夏天的心臟。在自然與科學的意義上,漫無邊際的夏天的熱力雖然來自於太陽,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學角度上來講,這樣的熱力卻是來自於“石榴”,來自於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紅的、燃燒的石榴的花朵,在給夏天輸送著源源不斷的熱力,她是夏天的心臟,也是夏天的靈魂、夏天的生命之源。這篇文章的思想還代表著火熱的心,與頑強的毅力,告誡人們要想石榴一樣有夢想有活力,這篇文章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我建議大傢去讀一讀!!對大傢無論是精神上還是思想上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