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的詩
文章分類:現代文人
你也會想看的:關於優美流行的現代詩歌精選

徐志摩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徐志摩月下雷峰影片詩的內容,歡迎閱讀!
徐志摩的詩 《月下雷峰影片》原文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影,
滿天稠密的黑雲與白雲;
我送你一個雷峰塔頂,
明月瀉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團團的月彩,纖纖的波鱗——
假如你我蕩一支無遮的小艇,
假如你我創一個完全的夢境!
徐志摩的詩 《月下雷峰影片》賞析
“三潭印月——我不愛什麼九曲,也不愛什麼三潭,我愛在月下看雷峰靜極瞭的影子——我見瞭那個,便不要性命。”徐志摩在《西湖記》中說的這段極情的話,自然是詩人話。然而正是詩人話,月下雷峰靜影所具有的夢幻效果就可想而知,雖然這其中更必然滲透瞭詩人隱秘的審美觀。
然而要讓讀者都進入詩人這個審美世界,並非一種描述能夠做到。描述可以使人想象,卻不能使人徹底進入。詩所要做到的,便是帶領讀者去冒險、去沉醉,徹底投入。詩仿佛是另一個世界,有另一雙眼睛。“我送你一個雷峰塔影,/滿天稠密的黑雲與白雲;/我送你一個雷峰塔頂,/明月瀉影在眠熟的波心。”這第一闋如果沒有“我送你”三個字,不亞於白開水一杯;借助“我送你”的強制力,所有平淡無奇的句子被聚合。被突出的“雷峰影片”由於隱私性或個人色彩而變成一杯濃酒。第二闋則將這杯濃酒傳遞於對飲之中,使之飄散出瞭迷人的芬芳:“假如你我蕩一支無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創一個完全的夢境!”至此,詩人將讀者完全醉入瞭他的“月下雷峰影片”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