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賈平凹讀後感
賈平凹《老生》以唱師的視角,講述瞭近百年來發生在中國鄉間大地上的生命故事。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老生賈平凹讀後感,希望大傢喜歡。
老生賈平凹讀後感篇1
有位同學癡迷文學,常在課上伏案寫稿,也四面八方的投稿,唯一有編輯回復的一次是“中華小小說大賽”,言“你的稿件已入圍,請匯30元評審費”。把一個月的生活費匯瞭,卻杳無音訊。同學不認為是受騙,隻認為水平不夠,轉而更發奮,弄瞭本《廢都》,手不釋卷,有時指一兩段略去的章節給我們看,很神秘。
認識賈平凹是從語文教材裡的一篇《我的小桃樹》開始的,更多的理解是讀過《白夜》《高興》《古爐》以及部分散文之後。先是覺得這人的名字怪,或者說是有意思;乍一讀他的小說覺得語言不那麼順嘴,或者說是古拙;然而,靜心讀完一部作品後必定感嘆,磅礴處如“茫茫昆侖,浩浩黃河”,細膩處如“春蠶吐絲,纖月出雲”,登堂入室後會有癮。
能寫的作傢很多,能寫他這麼多的作傢不多,且不論新作舊作何者盡善盡美,單單是一部接一部的出新書的這股勇往直前的勁,就值得尊敬;不固步自封,不屍位素餐,始終保持前進的姿態。包括文學在內的任何一種事業,一如既往的保持前進的姿態都不易。面對這位年逾花甲的長者,年輕如我等者,奮鬥拼搏的節奏如果稍微有點慢,該是慚愧到無地自容啊。
年少時向往外面的世界,像書裡讀的,總認為風景在山的另一邊,那時正鏖戰考場,又甚貧,外出遊歷的機會是零。畢業後晃蕩瞭幾年,依然甚貧,想遊山玩水也隻能借出差之際,假公濟私,公事潦草辦瞭,遊玩倒是用心。每到一個城市,甚至還未到一個城市,在去一個城市的火車上時,已經魂不守舍。
望著火車窗外一晃而逝的遠山近林,興奮至極,浮想聯翩,不知疲倦。華南、西南、華中、華東、東北、西北,雖是浮光掠影,卻也都有涉足。逛瞭玩瞭,有收獲嗎?像走進影院看電影,落幕閉場,轉身看一眼影院門前的如織男女,有收獲嗎?無以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