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古爐讀後感
《古爐》是賈平凹帶著文革的責任和記憶,以狗尿苔這個孩童為敘事視角,寫文革來到古爐村後引起的村民的心態、生活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巨大變化。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賈平凹古爐讀後感,希望大傢喜歡。
賈平凹古爐讀後感篇1
初讀《古爐》是從網上下載瞭前面的大部分內容,最近在單位圖書館又發現瞭原著,遂借下一口氣讀完。
《古爐》開篇的“冬部”,像電影的慢鏡頭,拉開瞭故事的序幕。故事發生在陜西一個名為“古爐”的村子裡,這裡貧窮閉塞卻山水清明,村人們保持著傳統的燒瓷技術和濃鬱的民風古韻,仿佛幾百年來從未被擾亂過。但動蕩卻從1965年冬開始瞭,古爐村裡的所有人,在各種因素的催化下,各懷不同的心思,集體投入到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中。直到1967年春,這個山清水秀的寧靜村落,演變成瞭一個充滿猜忌、對抗、大打出手的人文精神的廢墟。賈平凹用真實的生活細節和渾然一體的陜西風情,將中國最基層的農村“文革”的歷史軌跡展現在讀者面前。
或許是我在農村長大的緣故,自己少年時代處於“文革”末期,也多少能感覺到“文革”的氣息,所以看這部小說仿佛就回到瞭那懵懂的年代。
書中講述隨著紅衛兵串聯,文化大革命先是像輕柔的風刮進瞭這個小村莊,人們雖然有耳聞,但還是能夠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該下地的下地、該養牛的養牛、該燒窯的燒窯。但是,就這樣一個偏僻的村莊,最終仍然被文化大革命的狂風席卷瞭,原本由舅甥繁衍親上加親的村莊,在這場運動中開始裂變,以夜姓為首的霸槽成立瞭榔頭隊,以朱姓為首的天佈成立瞭紅大刀隊,兩派開始瞭你死我活的鬥爭。先是文鬥,互相貼大字報,批鬥對方擁護的人員,後來不可避免的上升到瞭武鬥。而最終,兩派的頭目都被無產階級專政瞭,成瞭那個瘋狂時代的犧牲品。作者通過古爐村莊這樣一個小小的窗口展現出瞭那時整個中國的景象。
如果說賈平凹的《浮躁》寫的是中國人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進程中的迷失;《廢都》寫的是九十年代中國的頹廢迷喪,那麼《古爐》寫的就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朝代更迭歷史,是活生生的歷史,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從中可以找到你、我、他。雖然《古爐》時間跨度僅春夏秋冬,但其中傳遞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人間四季的更替,這裡有中國最底層百姓的甘苦酸甜;有中國幾千年文化在黃天厚土裡所留下的積淀沉渣;有弱小民眾的無聲抗爭;也有善人的天理演進……貧窮使人容易兇殘,不平等容易使人仇恨。作者用一個西北邊遠古村的四季更迭,來告訴人們社會的興衰、制度的更替、人性的醜惡、天道的輪回。文中我尤其欣賞“善人”這個人物,他是一位還俗的和尚,會接骨說病,在那混沌的年代裡,他總是勸人向上向善,為瞭阻止一場兩派的惡鬥,他把一箱治病的蜜蜂全部放飛;為瞭保護古爐村標志性的樹木,那棵百年老樹白皮松,他據理力爭,但他微弱的善舉無法阻擋瘋狂的惡行,絕望中他選擇瞭自焚結束瞭自己的生命。從這個人物身上,讓人看到黑暗中人性猶存的曙光。正如作者在後記中所言:善人是宗教的,哲學的,他又不是宗教傢和哲學傢,他的學識和生存環境隻能算是鄉間智者,在人性爆發瞭惡的年代,他註定是要失敗的,但他畢竟療救瞭一些村人,在進行著力所能及的回復、修補,維持著人倫道德,企圖著社會的和諧和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