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帶燈》讀後感
長篇小說《帶燈》是賈平凹作品,這是一個復雜矛盾而又渾然一體的文本。帶燈是作品中寓意豐厚的一位女性,她充滿詩性卻又面對現實,用自己的生命發出向上的微明。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賈平凹《帶燈》讀後感,希望大傢喜歡。
賈平凹《帶燈》讀後感篇1
讀著賈平凹先生今年新出的小說《帶燈》,我走進瞭那個秦嶺深處的風光秀麗而又貧困的村鎮——櫻鎮。伴隨著主人公帶燈走進瞭那個鎮政府大院,窺見瞭當前鄉鎮幹部內心的隱秘,她的喜怒哀樂是那麼的真實可感,最讓我難以釋懷的是她內心的糾結與矛盾,還有她的隱痛。她的痛苦是深厲的:或許我的命運就是佛桌邊燃燒的紅蠟,火焰向上,淚流向下。這比喻多麼的貼切與恰當啊!
一心向上,把工作幹好,可努力卻未必有回報,天道也未必酬勤,換來的隻有苦楚的淚水在一個無人的角落裡悄然滑落。直至最後成瞭鄉民械鬥的替罪羊,她努力的抗爭歸於失敗,那顆在濁世間索求光明的靈魂失落瞭,一個聰秀能幹善良靈巧的青年幹部被折磨成一個瘋瘋癲癲的人。
帶燈,本名螢,得知螢火蟲生於腐草時,則堅決改瞭名字。而事實上帶燈不過是螢火蟲的一個別稱罷瞭。作為鎮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她所面對的大多是鄉村裡的一些難纏的人和事。她同情農民,想著法子維護他們的利益,卻又不得不執行領導的命令,極力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為領導的仕途升遷保駕護航。
為瞭安撫上訪者絞盡腦汁,一聽說有上訪者到縣裡瞭,就不顧一切去阻攔,想方設法化解矛盾,可矛盾又往往不易化解,盡管矛盾的成因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處處為百姓著想,百姓卻未必領情,甚至恩將仇報;處處為領導排憂解難,卻無法讓領導高興。
工作的苦煩,生活的無奈,情感的挫敗,將她狠力地折磨。與元天亮的通信,成瞭她撫慰心傷的一縷春風。盡管幾乎得不到回信,可她還是一直寫,用這種方式使自己暫時擺脫現實中的雜亂沉悶,尋到瞭避風的港灣。她對元天亮的單相思,如清水般純潔,完全是精神上的愛戀,不沾染一絲兒的塵灰。
小說中反映出的社會問題頗值得我們深思。馬副鎮長為瞭補身子吃胎兒肉,見難以升遷,就破罐子破摔。見好處就上,有事就躲。書記、鎮長不在,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擺大領導的譜。書記為瞭仕途,竟然找理由瞞報洪水淹死的人數,而且說得冠冕堂皇,臉不紅心不跳,對於不同意見的人大力彈壓,出事瞭就把責任推給替罪羊。有的鄉鎮幹部為瞭打壓上訪人員竟然私設公堂,刑訊逼供,領導知道後不但不怪罪,反而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