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作品散文
從20世紀70年代踏入文壇以來,賈平凹小說創作的產量之高和變化之大在當代文壇實屬罕見,這些作品記錄著當代中國豐富的社會變革信息和不同時代人們精神狀態的變化。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賈平凹作品散文,希望大傢喜歡。
賈平凹作品散文篇1:在米脂
走頭頭的騾子三盞盞的燈,
掛上那鈴兒哇哇的聲
白脖子的哈巴朝南咬,
趕牲靈的人兒過來瞭;
你是我的哥哥你招一招手,
你不是我的哥哥你走你的路。
在米脂縣南的杏子村裡,黎明的時候,我去河裡洗臉,聽到有人唱這支小調。一時間,山谷空洞起來,什麼聲音也不再響動;河水柔柔的更可愛瞭,如何不能掬得在手;山也不見瞭分明,生瞭煙霧,淡淡的化去瞭,隻留下那一拋山脊的弧線。我廠在石頭上,醉眼暖俄,看殘星在水裡點點,明滅長短的光波。我不知這是誰唱的。三年前,我聽過這首小調的唱片,但那是說京腔的人唱的,畢竟是大洋瞭;後來又在西安大劇院聽人唱過,又覺得舒揚有餘,神韻不足。如今在這麼一個邊遠的山村,一個欲明未明的清晨,唱起來瞭,在它適應的空間裡,味兒有瞭,韻兒有瞭。
歌唱的,是一位村姑。在上岸的柳樹根下,她背向而坐;伸手去折一枝柳梢,一片柳葉落在水裡,打個旋兒,悠悠地漂下去瞭。
這是極俏的人,一頭淡黃的頭發披著,風動便飄忽起來,浮動得似水中的雲影,輕而細膩,倏忽要離頭而去。耳朵一半埋在發裡,一半白得像出瞭烏雲的月亮。她微微地斜著身子,微微地低瞭頭,肩削削的,後背渾圓,一件藍佈衫於,窕窕地顯著腰段。她神態溫柔、甜美,我不敢弄出一點響動,一任兒小曲攝瞭魂去。
這是一首古老的小調,描繪的是一個迷人的童話。可以想象到,有那麼一個村子,是陜北極普遍的村子。村後是山,沒有一塊石頭,渾圓得像一個饅頭,山上有一二株柳,也是渾圓的,是一個綠絨球。山坡下是一孔一孔窯洞,窯裡放著油得光亮的門箱,窯窗上貼著花鳥剪紙,窯門上吊著印花佈簾,學兒在崖畔上啃草,雞兒在場捻上覓食。從門前小路上下去,一拐一拐,到瞭河裡,河水很清,裡邊有印著絲紋的石子,有銀鱗的小魚,還有蝌蚪,黑得像眼珠子。少婦們來洗衣,一塊石板,是她們一席福地。衣服艷極瞭,除在草地上,於是,這條河溝就全照亮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