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散文鑒賞

遲子建是中國當代文壇上一位特立獨行的女作傢。她的創作始終遊離於文壇主流之外,執著於書寫故鄉的土地和底層的人民。你看過哪些遲子建的散文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遲子建散文鑒賞,希望大傢喜歡。
遲子建散文鑒賞篇1:朋友們來看雪吧
先說樹脂吧,就是從紅松身上流下的油,它在風中會凝固成金黃色。把它們用尖刀從樹上刮下來,放進鐵皮盒中,然後坐在火爐上去熬。不久,樹脂熔化瞭,松香氣也飄瞭出來,把這鐵皮盒放在戶外晾一夜 ,一塊樹脂就脫落而出。好的樹脂沒有雜質,水晶般透明,橙色。你們問我嘴裡吃著的東西,正是它。它與口香糖一樣,不能咽進肚子。當地人稱它為“松樹油子”。女孩子小時候沒有不喜歡嚼它的。她們喜歡嚼出響來,吱喳吱喳的,像鳥叫一樣。有蟲牙的女孩子嚼出來的響聲就格外飽滿。
我腳上穿的氈靴是胡 達老人送的。是狍皮做成的,又輕便又暖和。說起胡 達老人,他是我來烏回鎮認識的最有性格的一個人。我被大雪圍困在塔城已有三天,是胡 達老人趕著馬爬犁把我接到烏回鎮的。他七十多歲,終日穿著一件臟兮兮的山羊皮大衣,胸口處老是鼓鼓的,一個酒葫蘆就掖在裡面。無論他趕著馬爬犁、走路抑或到供銷社買東西,他總是出其不意地抽出酒葫蘆,美美地呷一口,然後痛快地擤一把鼻涕,往棉褲上一蹭。他很矮、瘦,但腰不彎背不駝,牙齒也格外好,所以他走起路來像旋風一樣迅捷。我到達烏回鎮的當夜,他就醉醺醺地來敲門,首先申明他不是打我的主意來瞭(笑話,我可是他孫女輩的人!何況他即使真那樣想,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瞭),接著他吹噓說與他好過的女人個個都有姿色,牙齒比我好(他稱我的灰牙齒為耗子屎),眼睛也比我明亮(他比喻說像盛滿瞭油的燈),手也比我秀氣(當時我的手已經凍裂瞭口)。見他如此信口開河,我便大膽地挪揄他,問他如此五短身材,女人們如何喜歡他?他便笑,半面臉抽搐著,另半面臉則肌肉僵硬(也許是酒精麻痹所致),這種笑給人一種哆哆嗦嗦的感覺,比哭還不如。他說女人們喜歡他的手藝活,他會縫狍皮坎肩,中間加上彩色絲線;會做兔皮帽子;會用樺樹皮做搖籃、小船、鹽簍、水桶和米盆。還懂得中醫,女人們氣血不足、月經不調、腰酸背痛的毛病他全能治得。我問是針灸嗎?他抿瞭一口酒說,“是草藥,山上的東西到處都是寶貝。”他還告訴我他有四個兒子,三個兒媳(大兒媳剛死),一大群孫兒。他費力掰著指頭數瞭半晌,說是七個孫子六個孫女,總共十三個。不過他最喜歡的是二兒子傢七歲的魚紋。他接著講魚紋,說魚紋與他連心,他有一次在山中倒套子時一匹馬被圓木軋傷瞭腿,他正愁無法下山找人求救。魚紋在傢中正在炕上彈玻璃球,他突然對爸爸說,爺爺的馬受傷瞭,爺爺下不來山瞭。胡 達的二兒子將信將疑趕著另一副馬爬犁上瞭山,一看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