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作品讀後感

梁實秋是一個獨特的人物,他的文藝理論中帶有著濃厚的保守、抽象、形式主義等傾向。你讀過梁實秋哪些作品呢?對他的那部作品比較有特別的感受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梁實秋作品讀後感,希望大傢喜歡。
梁實秋作品讀後感篇1:梁實秋謙讓讀後感
梁實秋的語言雅致,作品格調高雅。高雅主要表現在描寫的景雅、物雅和事雅。作品的意蘊從容雋永。梁實秋雍容典雅的氣質,閑逸灑脫的風度和城市性格多元化發展的需求醞釀成一種雅致文化。而“雅致”也正是作者高雅的追求。梁實秋的語言幽默,幽默是一種心裡狀態,是一種對人生的看法。同是近現代散文大傢的“幽默”,各自有獨特的風格。豐子愷的幽默是自然幽默,純樸風趣,既形象生動,又使道理平易親切,但少凝重厚實感;林語堂的幽默是閑適幽默,有時犀利深刻,但深奧的道理有時讓人難以讀懂;周作人的幽默是“清澀幽默”,和諧靜穆,但有時偏於消閑小品的玩笑。而梁實秋則從不贊同低級趣味;錢鐘書的幽默是冷峻幽默,富於思辯,比喻豐富,但構思偏於怪誕,;魯迅的幽默是批判性幽默,尖銳諷刺,富於進攻性、抨擊性,是“投槍”、“匕首”。而梁實秋的幽默溫情閑適、凝重厚實、善意諷刺。所以他的幽默可以稱為寬容幽默。此幽默風格與豐子愷、林語堂和周作人的相似,可稱為“軟幽默”。 諷刺常人的某些劣根性。如《謙讓》中:
考證座之風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讓來讓去,每人總有一個位置,所以一面謙讓,一面穩有把握……第二,所讓者是個虛榮,本來無關宏旨,凡是半徑都是一般長,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圓桌)都可以享受同樣的利益。一針見血地指出人性的弱點:虛偽、虛榮、功利。文章的雅致是平淡的,幽默是寬容的,人生智慧是平和的。它們的共同點就是梁實秋為人處世的核心精神,即閑適和超然。梁實秋的閑適是一種“追求絕俗人格並不逃避世俗意趣的‘大閑適’”。他的超然可以說是“美化人生的基本動力,而且也是使一個胸襟博大,度量寬宏,成大事業,造福人群,有利世界的最深厚的基礎”。梁實秋融恬淡、細膩、幽默於一爐,使文章透出一種婉約而淡雅的美。他追求絢爛之極趨於平淡的藝術境界,追求愉悅性情的意趣。他以非功利性的眼光來對待生活,以永恒的人性為視角,在瑣碎的人情世故的描寫中透出瞭寬容和智慧的光芒。所以,他的文章魅力無限,一直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