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梁實秋讀後感

梁實秋的《雅舍》被視為休閑散文的精品,深沉雋永,耐人尋味,蘊蓄著濃鬱的鄉愁。每個人讀過之後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傢整理的雅舍梁實秋讀後感,希望大傢喜歡。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篇1:《雅舍小品》讀後感
今年暑假,我讀瞭梁實秋的《雅舍小品》,雖說是讀,其實就是聽,因為我的眼睛散瞳瞭,看不清,但就是這樣,我才有機會用耳朵聽到瞭這麼美的散文。
《雅舍小品》每一篇都很美,裡面有描寫臺北故居、寫雅舍、時間即生命„„但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雅舍》。
雅舍,是作者的故居。它修建在山上,從房子到山下的大路有二十幾公裡,如果有客人來,要爬七八十層土臺階,再走過一段上坡路才到雅舍。雅舍不大,共六間,作者隻占瞭兩間。因為房子是依著山勢修的,就形成瞭一個超好玩的現象。早晨起來從書房到廚房是上坡,吃完飯從廚房到客廳是下坡。房子是用來擋風避雨的,可雅舍既不能遮風,也不能擋雨。不能遮風是因為窗上沒有糊紙,不能擋雨是因為房頂上的瓦片有許多小細縫。雖然雅舍盡不到房屋的責任,但作者認為“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雅舍給瞭作者靈感和快樂,雅舍前面是金燦燦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後面是荒僻的土山坡。這麼美好的景色,作者怎麼會不喜歡呢?
讀瞭《雅舍小品》,我真正認識到瞭語言的美。當我讀到一些詞句的時候就感覺深處作者描寫的那個地方,比如有一篇叫《鳥》的散文,裡面描寫瞭各式各樣的鳥,當作者在描寫這些鳥的時候我都有一種身臨其景的感覺。我不僅體會到瞭語言的美還懂得瞭
要珍惜時間。我在《時間即生命》學到“不要浪費時間,浪費時間等於浪費生命,年輕的時候要學習,不然到瞭老就會有所遺憾。”
這本書用它獨特的方法讓我受益終身。
雅舍梁實秋讀後感篇2:《雅舍小品》讀後感
最初得知這本書時,我便是對‚雅舍‛二字產生瞭興趣。